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推进美丽乡村振兴的思考(提纲)盘锦市推进美丽乡村振兴的思考(提纲)(2018年9月12日听课笔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盘锦市委党校项目组张媚芳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一)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要求乡村振兴。1、我国国情决定乡村不能衰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国情。我国人口超过13亿,农村人口约5.8亿,全国常驻人口城镇化率为58.5%,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为42.35%(2017年末数据)。即使将来城镇化率提高到70%以上,农村人口还有4.5亿以上。2、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特征要求乡村必须振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这些情况表明,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在城镇化发展道路上既不能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有足够耐心,立足实际,科学分析,全面认识,深刻把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3、乡村振兴是解决农业农村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选择。(二)近年来“三农”工作经验奠定了实践基础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曾给朱镕基总理写信: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中央八“三农”问题提上日程,从2004年到2018年连续15年中央号文件内容都是关于“三农”问题。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20字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07年十七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部署,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国际上发生金融危机,我国不可避免遭受冲击。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加快城市化步伐做出部署,全国出现了许多典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浙江安吉的美丽乡村振兴模式,二是重庆成都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引发征地拆迁等一系列问题。2013年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强调要稳定农村土地经营权,推进城镇化不能急于求成,十八大后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进入制度化推进型阶段。推进乡村振兴,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上精准供给。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的原则。必须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20字方针: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