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shīrén)之宗也。(选自钟嵘《诗品》)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仰慕陶渊明人品尤其(yóuqí)李白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和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曾祖(zēngzǔ)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曾任太守一类官职。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落,日渐贫困。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陶诗有两类题材:一类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寄寓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jīnɡwèi)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主要作品(zuòpǐn):《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田园诗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对黑暗(hēiàn)官场的极端憎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关于(guānyú)本诗: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yōurán)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译文:译文: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yǎnlián)。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如何(rúhé)理解“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1、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xuānxiāo)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zěnme)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kěfǒu)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山气日夕佳,飞鸟(fēiniǎo)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5、《饮酒(yǐnjiǔ)》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mímgjìng)。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他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结合诗作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xiāojí)意义?一、背诵默写(mòxiě):1、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2、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1、对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A、诗歌表现了诗人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以及在自然景物(jǐngwù)中寻找乐趣的恬适心情。B、本诗平淡自然而诗意隽永,情与景相应成趣。C、本诗的主旨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D、诗中的“菊”、“山”、“气”、“日”、“鸟”这些极富诗情画意的景物(jǐngwù)都点出了“真意”的所在。2、对本诗理解和分析(fēnxī)不当的一项是3.下列(xiàliè)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形象鉴赏1.要体味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2.要把握诗中意象的特征和寓意。3.要把握关键句,分析哲理(zhélǐ).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生活背景及主要思想倾向内容(nèiróng)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