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景的作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写景的作文.docx

初中写景的作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写景的作文【必备】初中写景的作文合集七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写景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写景的作文篇1玉龙雪山是我们到丽江第三天去的。前几天,我从束河古镇远眺:云雾给本来就显得气质非凡的玉龙雪山充满了神秘感,雪山那深色的巨大身躯映衬着古镇的亭台花木,偶尔还可以看到山上的几棵树,显得美丽无比。登山那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穿着肥厚的羽绒服和雨衣,显得和企鹅一样,十分笨拙。车行驶在长长的公路上,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甘海子和牦牛坪。下雨天,虽说见不到牛羊,但却可以看见,树、花、草在大风大雨下傲然挺立,没有一棵树、一朵花、一根草被大雨打歪了、被大风吹到了。仿佛让人看见了牛羊成群的甘海子和牦牛坪,更给雄伟的玉龙雪山增添了一曲雄壮的前奏。我们从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而上。车外是大团大团的雾气,雪山看起来朦朦胧胧的,一片苍茫。这些雾,给这座原本就显得神秘的神山显得更加神秘了。有些地方,雾还比较少,可以看到脚下那些为登山者准备的栈道、大片大片的松树林以及白皑皑的雪域或者灰色岩石,有时还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的白色岩石,美丽无比。缆车把我们送到海拔4506米的地方,我贪婪地呼吸着清新中带着丝丝寒意的空气放眼望去:一座连着一座的太子十三峰,灰的岩石、白的岩石、白的雪、好似仙气的云雾……真是一座神山!沿着木栈道向上而行,手一挥便可摸到天上的云雾,手指从栈道的空隙伸下去,可以摸到石灰岩,有点儿粗糙,有点儿说不出来的寒冷。遥望四面雪峰,每个雪峰的整体结构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三角形。雪峰,从整体的景致上来讲大都可以分成三个区域:雪域、石区、树林。雪覆盖着狰狞的岩石,但却经常可以看到大块大块的黑、白、石块,好似一幅瑰丽的黑白画卷,高大壮观的松针树给这幅画卷充满了生机。山峰与山峰之间空荡荡的,只有大团大团的雾气。终于登上了4680米的高峰了,一路上看到的云海、雾气,数不胜数,真如人间仙境!从4506米的山峰出发,尽管海拔才相差100多米,但由于路面湿滑等原因,花了半个小时才登上,到顶的时候全身都感觉比较冷,有些上气不接下气,过了一会就好了,向远处眺望:一座座山峰的景色尽收眼底。大大的石碑上刻着:中国丽江玉龙雪山海拔4680米。我又贪婪地呼吸着这高原上稀薄的空气。又望雪山,真可谓是:玉龙奔腾在丽江,高高山峰冲云霄。会当玉龙顶,一览众山小。初中写景的作文篇2一、教学目标:1、写一处景,注意抓住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题目自拟。2、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二、教学重、难点:注意抓住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三、教具准备: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四、教学程序(一)作前准备:1、课前组织学生参观飞达制衣有限公司。2、填好观察记录卡。(二)作中指导1、启发谈话,激发兴趣早就听说我们联合镇的飞达制衣有限公司环境优雅,布局合理,是个美好的去处。上个星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了这处富有现代化气息的乡镇企业,实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老师注意到同学们在看的时候特别兴奋,一边看,一边说,一边认真的记录。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作文。把这优美的景色,优雅的环境介绍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家说好不好?那么,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呢?一齐读。(老师挂出小黑板)注意抓住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自己确定题目,写一篇作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2、情境再现,明确中心现在,老师再次让你们欣赏这一处美景,看完了录像,请你告诉老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老师站在左边放录像),边看边指点。同学们看,这就是公司优美的厂区,你们再看,车间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大家仔细瞧,产品陈列室里是多么的豪华、气派啊!师问:谁来说说?有没有不同的感受?谁还有补充?我们在作文中就要表达出这种真情实感,这样,这篇作文就有中心了。(师在有中心下画点)3、选材下面请同学们拿出⑴号表格,教师拉出投影片,观察记录,请你读一读你观察记录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的选材是否符合这次作文的要求?师问:谁来发表你的看法?还有哪位同学记录的内容跟他人不一样?谁来说说自己的意见?听了他们的发言,你认为你的观察记录还有哪些地方要修改、补充的?请赶快修改、补充一下。看来,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记录得也很认真。4、习作指导:师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描述一处景物,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的景物你准备如何安排?(地点转化)你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安排,老师很赞同,这样就显得很有条理。师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写的时候,是不是都要按这样的顺序呢?比如说:产品陈列室是不是一定要放在最后呢?对,像这样也就是做到了——有条理。小结过渡:不过,无论按怎样的顺序都要注意各段这间的衔接。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