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导语:语文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阅读(9分,每小题3分)读下列文字,完成1-3题美丽是美丽者的墓志铭何月美貌,虽然和能力无关,但却会左右我们对人的感觉。1974年,心理学家兰德和赛格尔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找了一些男人来看论文,要求他们看完文章后给出评价。文章的最末页贴着作者的照片:有俊有丑,但都是女性。最后发现无论这些文章实际上质量如何,那些漂亮、有魅力的女作者所写的文章,通常被认为是好文章。实际上,文章并非那些女人所写,只是实验者在文章最后随机贴了一些女人的照片。为了证实这个观点,实验者又找了一些人来假扮法官。他给了“法官”们三组罪案资料,上面写的罪行程度都相等。其中两组后有罪犯的照片:一组眉清目秀,另一组,则面目可憎,第三组不附照片。请“法官”们对这些人定罪量刑,结果也是同样:第一组多被判“无罪”,第二组则多判“有罪”,第三组处于两者之间。心理学家阿伦森也组织过类似的实验。他把大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听取同一个女大学生的答辩。在其中一组发言时,女大学生刻意打扮,显得很漂亮。在另外一组则把妆都卸掉,不再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实验结果是:尽管发言内容相同,但在第一组时发言更能说服人,得分也更高。事实上,人的面貌俏丽或是丑陋,与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并无关系,但是人们总是倾向于那些美丽的人。在交往中,人们往往会凭对方的相貌而推测其人格及成就,从而发生认知上的偏差。俊男美女有福了。找工作占便宜;答辩占便宜;就连犯了罪,也会被从轻判决。且慢高兴,还有一个类似的实验,却是相反的结果。它告诉大家:美貌也不是永远的通行证。1975年,赛格尔又做了一个实验,这次他同样找了一些志愿者做法官,卷宗背后同样附上了各式各样的女性照片。但是其中一些女性犯的罪是盗窃,另一些则是诈骗。结果发现,“法官”们对盗窃的美女很宽容,她们的刑期比不漂亮的盗窃犯短。这与以前的实验结果相同。但是对于漂亮的诈骗犯,法官所判的刑期却比不漂亮的更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法官们认为,诈骗犯是在利用自己的美貌来实施犯罪。当美貌变成犯罪工具时,非但得不到宽容,反而会遭到严惩。生就一副好面孔,自然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平日里行为做事,也比其他人便利许多。但是加州大学对6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了统计分析发现,漂亮的女生比一般女生的成绩低14分。“越漂亮,越容易受到社交约会的干扰。”研究员这样下的结论。天生的容貌,很难改变,但自身的修养是可以改变的。美丽并不能走遍天下,自己素质的提高才是硬道理。当人们看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后,就会更快地逃开。林肯说:“四十岁以后,每个人得对自己的相貌负责。”把忍饥挨饿、动美容手术的时间拿出来,尝试了解自已的心灵,能让自己温柔又善良。虽不美,却有一身浓浓书卷气的女生,未必便输给浓妆艳抹的俏丽女子。毕竟,美丽是美丽者的通行证,但同时,美丽也是美丽者的墓志铭。——摘自《各界》1、根据文意,下列对“美丽是美丽者的墓志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外貌美丽的人,且往往根据对方的相貌而推测其人格及成就。B、天生的好面孔,在平日里行为做事,也比其他人便利许多;但越是漂亮的人在社交约会或其他场合反而越容易受到干扰。C、美丽并不能走遍天下,自己素质的提高才是硬道理。如果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么,最终逃脱不了被人逃开的厄运。D、天生不那么美丽,如果能利用业余时间,尝试了解自已的心灵而让变得温柔善良,即使一身浓浓书卷气的女生,未必便输给浓妆艳抹的俏丽女子。2、依据文意,下列解说或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心理学家兰德和赛格尔在1974年所做的找些男人看论文的实验和心理学家阿伦森把大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听取同一个女大学生的答辩是为了说明那些漂亮、有魅力的女人给人以好感的观点。B、1975年,心理学家兰德和赛格尔又一次实验的结果表明,“当美貌变成犯罪工具时,非但得不到宽容,反而会遭到严惩”。C、加州大学对6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统计分析发现,天生好面孔为平日里行为做事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越貌美的人自己的社交约会越受干扰。D、林肯说的“四十岁以后,每个人得对自己的相貌负责”,这话告诉我们,人的容貌不可能一辈子保持靓丽,及时学会提高自身素质,那才是真正的美丽。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美貌与人的能力无关,却能左右人们对人的感觉。B、在日常交往中,由于人们往往凭对方的相貌而推测其人格及成就,认知上就有可能发生一些偏差。C、美貌也不是永远的通行证,漂亮,有时还会成为社交约会中的干扰或障碍。D、容貌的丑或美是天生而来的,很难改变,但自身的修养是可以改变的。(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列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