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登鹳雀楼》教案《登鹳雀楼》教案(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登鹳雀楼》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登鹳雀楼》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3、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点】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3、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难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课件。学生:预习课文:1、读课文三遍,包括课后生字。2、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3、给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4、给生字组词,至少两个,鼓励找四字词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播放鹳雀楼的录像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3、著名诗人王之涣来到这里看到了这样的景色,留下了传送千古的名诗——《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生读题,学习题目中的三个汉字,只要求认。二、读熟古诗,认识汉字。1、师:王之涣笔下的黄鹤楼是什么样子的呢?先听老师读一读,一边听一边划出停顿来。2、师:你能在拼音娃娃的帮助下,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吗?自己试一试吧!生读完以后,交流展示。3、诗歌读得这么好,汉字娃娃一定记得很熟!咱们来打打招呼吧!生:自由读汉字,交流识字方法,组词。4、把汉字娃娃送回到古诗中,你一定读得更好。生再读古诗。5、师:孩子们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生:白日依山尽。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生:黄河入海流。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6、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能看着这样的情景背诵吗?练习背诵。三、书写生字。1、师:调皮的汉字娃娃要孩子们送他们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呢?(田字格里面)。2、今天要求写的.汉字娃娃很少,你能写好吗?找找这些汉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交流写字要领。3、师:咱们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一看二写三对照。生摆好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然后开始书写,努力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4、生写完以后,展示,交流,评奖。四、作业设计:1、默写古诗。2、读读王之涣的其他古诗。【板书设计】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高看得远教学反思:登鹳雀楼识鸟学字,揭示课题。1.出示鹳图片,认识这种鸟吗?这种鸟有个美美的名字,叫鹳。板书:鹳齐读鹳。这种鸟很特别,发现了吗?它的尾巴特别长,是一种长尾巴鸟。一般,表示长尾巴鸟的字,用鸟字旁。再读。2.出示雀图片,这又是什么鸟呀?(麻雀)我们发现麻雀的尾巴和鹳的尾巴明显不一样,颧的尾巴长,雀的尾巴短。对,这是一种短尾巴的鸟。我们来看这个雀字,板书(雀)上面一个小,下面加个隹,注意小的竖钩要变成竖。这是长丿,要写舒展,课文中还有很多长丿的生字。隹是一个新偏旁。隹是一类短尾巴小鸟的总称。3.鹳和雀,是两种不同的鸟,但是放在一起,指一种鸟类,就是:鹳,黄河边的一种水鸟,人们习惯叫它鹳雀。跟老师读。4.出示鹳雀楼图片,这是什么?这是一座古代的楼台。名字叫鹳雀楼。板书:楼猜一猜,为什么这个楼有这个名字?据说常有鹳雀在这里停留,所以称之为鹳雀楼。读读这个名字。鹳雀楼有三层楼,很高,可以登高望远。5.这首诗是作者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以古诗题目叫登鹳雀楼。板书:登齐读古诗题目。指导读诗题:登鹳雀楼,鹳雀楼楼的名字,要连读。《登鹳雀楼》教案2(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指名背诵《夜宿山寺》。2.学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二)理解词句的意思。1.学生默读诗句,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