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孔子名言孔子名言1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名言2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3、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5、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0、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11、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16、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7、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18、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1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2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24、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2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子名言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名言4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