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壁岛泻湖潮坪和河口湾相沉积环境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障壁岛泻湖潮坪和河口湾相沉积环境学习教案.ppt

障壁岛泻湖潮坪和河口湾相沉积环境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chénjīzuòyònꞬ)堡岛体系平面延伸范围及其产状都取决于潮差以及潮流作用与海浪作用的相对重要性。它一般呈长条状或岸状平行岸线延伸,长达几千米至几百千米,宽数百米至数千米。堡岛体系可发育于不同的背景和岸后中,当今世界岸线的10%~13%存在堡岛体系。堡岛体系的成因一般认为有三种:1)海底砂洲向上堆积。2)沙嘴平行海岸向前推进并被潮口截成几段。3)沿岸海滩沙脊的沉没。实际上,堡岛体系常常是综合(zōnghé)成因的。有利于堡岛体系形成的条件有:1)滨岸有稳定的砂供给,这些砂可由河流直接带人或由沿岸迁移作用带来。2)以低—中或高的波浪能量为特征的水动力条件,但是潮差不能太小,以小、中潮差为宜。小潮差(小于2m)堡岛体系呈线条状,发育大范围的风暴海浪漫溢冲积洲;中潮差(2~4m)堡岛体系短矮,其特点是具有大的进潮口和潮汐三角洲。3)中等稳定的、低坡度的海岸平原。障壁型海岸的海水处于局限流通状态,水动力作用方式也比较特殊,例如波浪作用弱、潮汐作用较强。另外,水动力能量也不高,水的盐度也不正常,可以是咸水,也可以是淡水。导致这种海水局限流通的主要原因是障壁岛的存在。此外,若是延伸很远的极浅水平缓陆棚,尽管没有障壁岛的存在,也可以造成海水局限流通的潮坪沉积。有障壁海岸地带的重要水动力是潮汐作用。潮汐作用表现为海面升降的垂向运动,潮汐的强度可根据潮差大小来衡量。障壁岛复合沉积体系的沉积作用主要依赖于不同沉积环境的水动力作用方式。在障壁岛向陆一侧的泻湖地区,受涨潮(zhǎngcháo)和退潮作用影响,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潮下带和潮间带。障壁岛常被潮水切割成数段,在进潮和退潮口处,发生侧向加积作用,形成涨潮(zhǎngcháo)及退潮三角洲。障壁岛向海一侧,主要受广海波浪的冲刷作用,形成前滨和临滨沉积。障壁岛自身由于出露水面,常受到风的改造,形成风成砂丘沉积.第二节障壁岛、泻湖、潮坪和河口湾沉积(chénjī)模式第二节障壁岛、泻湖(xièhú)、潮坪和河口湾沉积模式潮道迁移形成的潮道充填沉积物具有下列(xiàliè)沉积特征:1)以介壳沉积砾石组成的粗粒沉积物作为标志的侵蚀底面。2)由双方向的大型平面状交错层理组成的深潮道和砾石沉积物,这种交错层向大海方向倾斜的略多,并且与中小型的槽状交错层间互。3)由平行纹层和中小型双向槽状交错层组成的浅潮道沉积物。4)粒度向上变细,交错层系厚度向上变薄(如图21—4所示)。一般认为,平面状交错层是在退潮为主的潮道水流作用下的砂波沉积,而槽状交错层则是潮流较强和水流方向交替杏化情况下的波痕沉积。2.潮汐三角洲潮汐三角洲系潮流在潮道口侧方堆积形成的沉积体,它的形态是不太规则的,这主要取决于潮差、风浪强度和沉积物补给的情况.潮汐三角洲可进一步细分为涨潮和退潮三角洲。退潮三角洲受波浪、潮流、沿岸流、沉积物供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还难以(nányǐ)用一个具体序列来描述它的特征。它与涨潮三角洲的主要区别是发育多方向的交错层。涨潮三角洲以发育平面状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为特征。它的沉积序列自下而上是:1)底部与涨潮有关的平面状交错层。2)成互层的、面向大海的槽状交错层和面向陆地的平面状交错层,代表了退潮屏障发育之前的沉积作用。3)交错层系厚度向上变小,序列的厚度大约为10m。上述可见,涨潮三角洲与潮道充填沉积物的垂向序列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对识别古代涨潮三角洲和潮道沉积砂体带来了困难。为此,应重点考虑它们的几何形态以及它们与周围岩相的地层关系。第二节障壁岛、泻湖(xièhú)、潮坪和河口湾沉积模式1.淡化泻湖相在潮湿气候区,注入泻湖的淡水(河流注入或大气降水)大大超过蒸发量,泻湖水面就变得比海水平面(píngmiàn)高,引起泻湖上部水体经人潮(出潮)口进人海洋。如此长期外流,泻湖水体又不断有淡水补给,逐渐发生淡化作用,形成淡化泻湖。淡化作用从表层开始,逐渐向深处发展。当泻湖水体较浅时,可以发生完全淡化。当泻湖深度和人潮口深度较大时,淡化作用发展到一定深度,海洋与泻湖中的水体因密度的差异产生从海洋向泻湖的反向底流,从而使底部保持密度较大的咸水。泻湖水体淡化发育到一定程度,出现上部水体轻而淡,下部水体重而咸的双层结构,致使水体的垂向循环减弱以至停止,下部逐渐缺氧,厌氧细菌大量繁殖并使硫酸盐还原而产生H2S,使下部形成还原环境。淡化泻湖相的沉积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岩石类型以钙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为主。粗碎屑岩极少见,仅在较大泻湖中呈夹层出现,多是由强烈风暴带人泻湖的砂质沉积而成。可见方解石、铁锰结核、二氧化硅沉积矿物。当泻湖底部出现还原环境时,可形成黄铁矿、菱铁矿等自生矿物。(2)沉积构造因泻湖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