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2016级高二下暑假自测历史试卷六 WORD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St****12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2016级高二下暑假自测历史试卷六 WORD版无答案.doc

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2016级高二下暑假自测历史试卷六WORD版无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开县实验中学2016级高二下暑假自测历史试卷六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计40分。1.“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C.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2.雅各宾派统治时期,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但局势很快便稳定了下来,雅各宾派稳定局势的关键措施是A.打败了反法联军B.镇压了国内的商业投机活动C.拘捕吉伦特派领袖D.实行恐怖政策3.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权利法案》的颁布B.内阁制开始形成C.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D.沃波尔成为第一位实际上的首相4.《中华民国约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改民主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B.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C.改总统任期制为皇帝终身制D.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无限扩大总统权限5.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目的是A.恢复共和政体B.重建封建王朝C.推进宗教改革D.维护革命成果6.美国独立战争主要解决的矛盾是①美利坚民族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②殖民主义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矛盾③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④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7.“清王朝的新政企图保持和扩大他们的权力,但却促成了王朝的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A.新政没有触及中国落后的生产关系B.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C.新政增加了苛捐杂税,激化了阶级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已形成高潮8.袁世凯于1912年4月22日发布大总统令,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或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将来地方的一切政治,俱属内政”。这主要表明,北洋政府()A.坚持维护共和制度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D.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施政纲领9.1792年成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与1649年成立的英吉利共和国,其相似之处是①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②都进行反侵略战争③都曾被复辟王朝所取代④都曾处死封建国王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④10.对下图最为恰当的解释是.A.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B.近代民主理论的形成C.专制理论和民主思想是两种对立的思想体系D.近代以来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与实践二、非选择题:共四大题,第13、14、15、16题各15分,共60分。13.(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读《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谓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长素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之耶?即如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近观日本,立宪之始,虽徒以口舌成之,而攘夷倒幕之师在其前矣。使前日无此血战,则后之立宪亦不能成,故知流血成河,死人如麻,立宪所无可幸免者。……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材料三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对待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认识均借鉴了东西列强的做法,指出其中的不同之处。(9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6分)14.(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一种最根本的无可避免的缺点,使得国君制政府永远不如共和制政府,那就是:在后者之中差不多唯有英明能干的人,公共舆论才会把他们提升到首要的职位上来,而他们也会光荣地履行职务的;反之,在国君制之下,走运的人则每每不过是些卑鄙的诽谤者,卑鄙的骗子和卑鄙的阴谋家;使他们能在朝廷里爬上高位的那点小聪明,当他们一旦爬了上去之后,就只能向公众暴露他们的不称职。——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远法三代,近采秦西,合科举于学校;自京师以讫州县,以次立大学小学,聚天下之进才,教而后用之,入小学者比诸生,入大学者比举人,大学学成比进士;选其优异者出洋学习,比庶吉士(庶吉士:明清在科举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进入翰林院学习,之后经考核再授各种官职)。其余归内外户刑工商各部任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