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市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学术论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甘肃天水市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学术论文.docx

甘肃天水市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学术论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甘肃天水市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学术论文摘要:通过实践调查,总结出适宜天水市推广的“种-养-加”、“畜-沼-果/菜/粮”、“工厂化食用菌”、“尾菜还田综合利用”、“四位一体”等主要绿色循环农业模式,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关键词:天水市;绿色循环农业;模式近年来,天水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积极开展绿色循环农业生产技术示范,全面推进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发展“种-养-加”、“畜-沼-果/菜/粮”、“工厂化食用菌”、“尾菜还田综合利用”、“四位一体”等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以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为重点,全力推动农业生产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了天水市生态文明建设。1“种-养-加”模式天水市在渭河、藉河、葫芦河、大南河流域的川道区及浅山区示范推广“种-养-加”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其中,麦积、秦安等县区依托天水长城果汁饮料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果品、马铃薯-加工果汁、淀粉-废弃物利用-养殖-有机肥”等农业生态循环链,提高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了优质农产品生产。以天水嘉信农业公司为例,围绕高效农作物种植、生态养殖和现代农产品加工物流发展,依托重点企业,加大高新技术研发转化力度,推行集良种繁育、生态种养示范、精深加工、现代化储运、废弃物回收利用于一体的“种-养-加”循环模式2“畜-沼-果/菜/粮”模式2017年天水市已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14.59万户,联户沼气工程11处,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5处,大中型沼气工程4处,县级服务站6处,乡村服务网点565处。在加大沼气建设的过程中,也加快了“三沼”综合利用步伐,发展了“畜-沼-果、畜-沼-菜、畜-沼-粮、畜-沼-药”等“循环农业模式,“畜-沼-菜(果、粮)”循环模式初具规模。以天水天蓬养殖公司为例,依托标准化、规模化专业种养基地建设及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发展,以大中型沼气和户用沼气建设为纽带,大力推行“畜-沼-果/菜/粮”循环农业模式,构建集良种繁育推广、生态种养技术创新及推广、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处理利用、有机肥还田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3“工厂化食用菌”循环农业模式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农业废弃物-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菌渣生物质能源、生态养猪、生物有机肥(土壤养分)-农业种植业”循环产业链,形成区域特色生态循环产业化农业高效综合利用模式和产业体系.4“地热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地热资源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时间内能够经济开发和利用的地球内部热能资源。对于地热能的利用,包括将低温地热资源用于浴池、建筑物采暖、农业温室采暖等。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无土栽培温室通过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进行供热,供暖设备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5“雨水收集利用”模式为了缓解用水压力,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寻求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提倡节约用水、循环利用等。雨水作为一种自然水资源,加以合理的利用,对西北干旱地区发展旱作高效农业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示范园区”积极推行日光温室、人饮水窖、集雨场、地膜双垄沟等雨水集流方式,示范推广抗旱作物品种和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单位灌溉用水量,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6“四位一体”沼气循环农业模式以天水海丰果蔬合作社为例,发展沼气池、家禽舍、太阳能和日光温室连为一体的生态种养新型能源模式,其依据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池、畜禽舍、滴灌、日光温室、沼气发电(燃料)“六配套”来完成养殖、沼气、种植、太阳能的生态良性循环,具有三省(省电、省劳、省钱),三增(增肥、增产、增效),二减少(减少病虫害、减少化肥施用量),一净化(净化环境)的'特点7“蔬菜基质栽培循环利用”模式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对基质栽培进行多年改良和试验示范,探索出一条利用园区农业废弃物(种薯繁育废弃蛭石、菌渣、牛粪、沼渣等)为基质的蔬菜栽培新技术8“废弃收集及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以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为例,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集中处理”的废弃收集及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解决农业废弃物(废弃农膜)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舒适的幸福家园,实现“示范园区”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9“尾菜处理综合利用”模式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天水市通过开展示范推广,在蔬菜主产区积极组织、引导菜农采取田间堆肥、挖简易坑沤肥等方式,就地消化尾菜。2017年全市蔬菜种植区尾菜治理面积达1.31万hm2,以堆肥、沤肥处理利用尾菜21.7万t,示范点尾菜处理率达80%以上,全市尾菜处理利用率达28%。全市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81次,培训人员达16100多人,使农户充分认识到尾菜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