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二节建筑物耐火等级(一)建筑(jiànzhù)钢材的高温性能建筑(jiànzhù)钢材分为:钢结构用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筋1、钢材按材料成份分类1)碳素钢:低碳钢(Q235)、中碳钢、高碳钢2)合金钢:在低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硅、铬等),保证钢的良好塑性、韧性、提高钢的强度。分类:低合金钢(16Mn、15MnV)、中合金钢、高合金钢2、建筑钢材的高温性能(1)强度:钢材随着(suízhe)温度的升高,强度降低,变形增大。在高温下强度降低很快,500℃左右时强度降低50%。在200℃以内,钢材性能没有很大变化;400℃~500℃之间强度急剧下降;600℃时强度很低不能承担荷载。在250℃附近有兰脆现象,指温度在250℃左右的区间内,抗拉强度局部性提高,屈服强度有所回升,强度提高而塑性降低,材料有转脆现象。约260℃~320℃时有徐变现象。指在260℃~320℃的区间内,在应力持续不变的情况下,钢材以很缓慢的速度继续变形的现象。(2)塑性:钢材高温中塑性增大(随温度升高,弹性模量(tánxìnɡmóliànɡ)降低,伸长率和截面收缩率增大)(3)导热系数较大:常温下58w/m.ºC螺旋(luóxuán)肋预应力钢筋(gāngjīn)砼预制板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xìngnéng)燃烧性能(xìngnéng)耐火极限(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xìngnéng)1、非燃烧体:用非燃材料做成的构件。2、难燃烧体: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构件。3、燃烧体:用燃烧性材料做成的构件。(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jíxiàn)1、耐火极限(jíxiàn)的定义对任一建筑构件进行标准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构件失去稳定性或完整性或绝热性时止,这段抵抗火的作用时间称为耐火极限(jíxiàn),一般以小时计。1)失去稳定性:构件在试验中失去支持能力或抗变形能力。2)失去完整性:分隔构件失去阻止火焰和高温气体穿透或阻止其背火面出现火焰。3)失去绝热性:指分隔构件失去隔火作用。背火面测平均温度超过初始温度140℃或任一测点温度超过初始温度180℃。2、耐火(naihuǒ)极限的判定(1)分隔构件:失去完整性或绝热性(隔墙、吊顶、门窗)(2)承重构件:失去稳定性(梁、柱、屋架)(3)承重分隔构件:由稳定性、完整性、绝热性三个条件控制(承重墙、楼板、屋面板)4、常用建筑(jiànzhù)构件的耐火极限(1)墙的耐火极限1)普通粘土砖墙、钢砼墙的耐火极限,与厚度有关厚度(mm):120180240370极限(h):2.53.55.510.5(2)柱的耐火(naihuǒ)极限1)钢砼柱的耐火(naihuǒ)极限C20砼柱:200×200mm1.4h300×300mm3.0h370×370mm5.0h2)钢柱的耐火(naihuǒ)极限:0.25h(4)楼板的耐火极限(jíxiàn)简支钢砼圆孔空心板(非预应力)保护层厚度(mm):102030耐火极限(jíxiàn)(h):0.91.251.5预应力钢砼圆孔空心板:保护层厚度(mm)102030耐火极限(jíxiàn)(h):0.40.70.855、提高构件耐火极限的措施(cuòshī)(1)处理好构件接缝构造,防止发生穿透性裂缝;(2)使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或加大构件厚度;(3)使用非燃性材料;(4)增加钢筋砼保护层厚度,或喷涂防火涂料;(5)加大构件截面;(6)粗钢筋配于截面中部,细钢筋配于角部;(7)承重构件提高材料强度等级;(8)改变构件支承条件,增加多余约束。建筑物具有较高耐火等级的作用:1、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确保其在一定的时间内不破坏,不传播火灾。2、为人们的安全疏散提供必要(bìyào)的疏散时间,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安全。3、为消防人员扑救火灾创造条件。4、为建筑物火灾后修复重新使用提供可能。(1)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分级标准(分为四级)1)构件耐火极限值的选定(xuǎndìnɡ)基准构件:楼板建筑构件在建筑结构中的地位:承重墙、柱、梁>楼板>隔墙、吊顶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楼板的耐火极限选定(xuǎndìnɡ)为1.0h普通民用建筑和工业(gōngyè)建筑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3)建筑物耐火等级判定一、二级耐火等级:钢筋混凝土结构(jiégòu)、钢筋混凝土砖石结构(jiégòu)三级耐火等级:砖木结构(jiégòu)四级耐火等级:木柱、木屋架承重以及砖石等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为墙的建筑。2、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的分级(1)高层民用建筑的划分标准定义: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超过(ch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