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基于需求层面的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基于需求层面的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摘要:均衡、有效的会计信息供给可以让公司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公司的资产运营情况、公司盈利状况及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主要方面,帮助公司利益相关者识别和发掘公司的真实价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会计信息需求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及时了解会计信息供给现状及约束因素对于探索会计信息均衡供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会计信息需求;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135-03一、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界定会计信息的需求作为会计信息供给的一种制衡力量,要想在会计信息供给过程中发挥作用,必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强有力的需求团体,我们一般基于以下标准来确认市场环境下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1)使用者对信息诉求动力的大小。作为会计信息需求主体必须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极为关注,对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具有强烈诉求。(2)使用者的专业素养。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它在供给过程中将依附于相关载体,如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拥有适当的财会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3)使用者群体合力的大小。会计信息需求者为了共同的利益能自觉地走到一起,能采取一致的行动,并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表达出的观点,成为一支足以与信息供给者抗衡的力量,会计信息的供需均衡是会计信息供需各方的力量要均衡,会计信息需求各方相互磨合形成合力时,需求方对信息质量的形成才会发挥巨大的反作用。基于以上分析,当前主流观点把以下人员与机构视为会计信息需求的主体。二、会计信息需求主体调研与分析(一)会计信息需求调研设计我们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支撑,对会计信息这一公共物品进行理论性分析,通过详细地查阅、分析、提炼文献资料,以调查、走访为始,解决实际问题为终,在中间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会计信息需求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通过相关指标设计出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问卷一方面通过证券公司向其客户发放,另一方面通过偶遇样本发放,随机选择容易接触的个体作为调查对象,为确保调研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在问卷设计中涵盖了基本公共信息、会计披露内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年报信息依赖度、会计报表使用情况、财务指标、公司治理指标。(二)会计信息需求调研结果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存在供给方和需求方,正是需求方和供给方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具体形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为了检验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需求与供给的符合程度,我们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和供给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见表3):(三)会计信息需求层次与结构基于调研结果,我们分析可以得出会计信息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与结构特征,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遵循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逻辑。就会计信息作为公共产品而言,我们可以将其分列于需求金字塔中的各层级中:底层是基础会计信息;其次是财务结构会计信息;再次是财务能力会计信息和财务空间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层次与信息使用者的属性和投资规模密切相关,以此来判断产品的供给方式不仅在理论上可行,在实践上也具有现实性。三、基于需求层面的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一)政府监管的价值取向与效能提升1.会计信息公共物品论下政府监管行为的推定基于会计信息公共物品属性这一判断,我们可以推出会计信息供求的制度安排结论。公共物品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成本补偿问题,因此,解决会计信息供给的成本问题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以政府财政弥补会计信息供给的成本补偿问题,通过有效制度安排确保提供者能够因提供会计信息而获得其他回报或补偿。2.会计信息政府监管的方向会计信息的政府监管是对会计信息市场中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及会计信息质量、数量及载体的监管。会计信息监管的政府主体是会计信息供给规则的制定者,其监管的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效果。一直以来,政府监管主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状况没有完全了解,使得监管的价值取向与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存在偏差,这种偏差的弥合需要政府监管主体、会计信息供求双方不断博弈,从而达到相对理想的均衡状态。政府对会计信息供给过程和结果的监管导向,应该是政府给生产会计信息的企业或者代理机构提供经济补偿,通过相关措施确保生产披露会计信息的企业能够因提供该信息而获利。探索较为科学的会计信息供给的目标,应该以兼顾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利益为基础,寻求两者利益的契合点,最终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以实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