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2023年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述职报告(人大履职情况报告、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多篇)2023年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述职报告(人大履职情况报告、工作总结).docx

(多篇)2023年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述职报告(人大履职情况报告、工作总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多篇)2023年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述职报告(人大履职情况报告、工作总结)编辑:(多篇)2023年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述职报告(人大履职情况报告、工作总结)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023年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述职报告汇编(人大履职情况报告、工作总结)(7篇)目录发改局局长2023年述职报告1交通局局长2023年述职报告6人社局局长2023年述职报告10农业农村局局长2023年述职报告16水利局局长2023年述职报告22信访局局长2023年述职报告27教体局局长2023年述职报告33发改局局长2023年述职报告我于2021年9月任区发改局局长。任职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自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强化理论学习、改进工作作风、勇于改革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21年、2022年区发改局被区委、区政府考核为优秀单位,2022年被市发改委评为全市发改工作先进第一名,自己也连续两年被考核为优秀等次。现就任现职以来履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以评议。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能力的“第一需要”,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做到了深学深悟、常学常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政策和业务知识学习。以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发改系统“读书班”为依托,自己认真学习中央促投资稳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精神,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区各类重要会议召开后,第一时间深入研读会议报告,领会会议精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系统学习了宏观经济管理、项目建设、投资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精准把握政策导向,结合商州实际,有效地推动工作落实。三是强化法律法规学习。自觉学习《宪法》《行政许可法》《陕西省营商环境条例》《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坚决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全面准确领会和把握宪法核心要义,坚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学法、守法、用法,自身法治观念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有效提升。二、勇于改革创新,全面履职尽责按照“管宏观、谋全局、抓大事”的发改工作要求,坚持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强化综合协调,认真履职尽责。一是强化调度稳增长。紧扣市委“一都四区”和区委“五区”建设目标,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见效,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和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贯彻落实各级稳经济政策措施,每季度向区委区政府汇报经济运行情况,两年来全区生产总值总量位居全市前列,年均增速6.82%,2022年GDP是“十三五”末的1.14倍,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7.6%,经济发展持续回暖。二是聚焦项目谋发展。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创新编制《商州区项目谋划工作导引》《产业项目投资导引》,得到市、区领导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建立项目建设“五个一”机制、“四个一批”清单,建成“六库两线一码”区级智慧管理平台,有效提升项目建设调度管理。2021年以来,累计实施项目400余个,完成投资300多亿元,三一绿色建材、南秦河生态治理项目、环城南路商州段、秦韵产学研教育城建成投运,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鸿瑞望江府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市区共建成效显著,市博物馆、垃圾焚烧电厂、商洛北客站等市级重大市政项目保障有力。2022年度重大项目观摩全市排名第二。三是紧盯政策争资金。发挥发改部门资金主渠道作用,瞄准中省预算内、专项债券、盘活资产、金融工具等领域,千方百计争取更多资金下达商州,为全区项目建设提供强大资金保障。两年来,累计争取中省投资到位资金4.67亿元;申报专项债券项目46个,获批发行20个11.17亿元;盘活存量资产项目2个,盘活资金5亿元;总投资15.3亿元的EOD项目已通过国家生态环境部评审,有望融资12.64亿元。四是发挥职能促振兴。持续深化苏陕、津陕协作,两年来,累计争取苏陕资金1.69亿元,实施协作项目46个;争取津陕资金2600万元,支持项目4个。积极争取栖霞其他财政帮扶资金、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折款合计550余万元;开展苏陕消费帮扶,完成采购、帮销产品1.56亿元;连续两年在全省苏陕协作成效考核排名中位居前列。全面深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制定“1+7”后续帮扶政策,认定搬迁点就业帮扶基地和社区工厂32家,全区配套66个产业基地,后续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五是优化环境强服务。制定《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区四十条措施》,成立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工作专班,推行“容缺受理”、建立企业家早餐会等制度,审批服务跨市通办等入选全省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