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健康管理制度7篇.docx
上传人:是你****松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师生健康管理制度7篇.docx

师生健康管理制度7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师生健康管理制度7篇师生健康管理制度篇1一、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作用1.新学生入学后,及时建立学生的健康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做到有病及时治疗。2.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做好师生保健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体检。3.做好学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疾病防治的调查研究和资料统计积累工作。4.重视做好教学卫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做好防近、防病的宣传工作。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切实的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眼发病率。6.实行卫生检查评比,督促师生做好经常性的卫生工作。二、教学卫生,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要求教师做到:1.向学生和家长经常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2.随时注意纠正学生不准确的看书、写字的姿势,注意学生的用眼卫生。3.板书要字体端正清楚,大小适中。4.严格控制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5.上课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下课后动员学生走出教室。6.不占用学生的自学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7.经常督促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1)注意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课桌一拳,握笔时手指离笔尖一寸。(2)按时做眼保健操,做到认真做、穴位准。(3)课间十分钟不看书报,不写字,自觉走出教室,休息或远眺。(4)用眼时间不能过长,一般用眼45分钟要休息一次。(5)不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地方和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在卧床、乘车、走路时看书看报。(6)早睡早起,注意休息,每天保证八小时睡眠时间。(7)发现近视,要积极矫治。三、眼保健操制度为了进一步做好眼保健操,提高学生做眼保健操质量,通过做眼保健操,促进眼部周围血液循环,消除眼睛疲劳,提高学习质量,并达到预防近视。特制定本要求,请全体师生遵照执行:一、上午第三节课和下午第二节上课的教师一律不准拖堂,上午第四节课和下午第三节课的教师负责督促学生做眼保健操。二、各班学生必须做到全班参与,闭上眼睛,保持安静,把准穴位,按节拍做。每个年级要抽出学生值日检查,由体育教师、值班领导监督指导。三、各班学生做眼保健操要认真积极,动作要整齐规范符合标准,质量较差班级,每次扣该班量化评分2分,由值日人负责评比。四、值日人对每天的眼保健操要认真检查督促,做好记录,值日人及时通报眼保健操情况。五、各班班主任要认真抓好本班的眼保健操,做到多检查、多督促,切实提高眼保健操质量,实行班主任制,纳入岗位考核。四、传染病防疫制度1.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老鼠和蚊、蝇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动物对人体的危害。2.有计划地改造学校公共卫生设施,加强对学校食堂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的管理。3.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疫情要及时逐级报告,并做好疫情报告登记。疫情报告顺序为:学生、班主任、学校领导、区中心校、市教育局、卫生防疫部门、市卫生局、市教育局。4.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应做到及时消毒,及时隔离,其他班隔周用TD消毒。5.学生患传染病愈后,须持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及有关化验单,经学校确认后方可复课。五、学生体检制度1.新生入学后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2.经过体检复查患有疾病者,经医疗单位诊断,通知班主任,由班主任告知家长。3.每年进行一次体检。4.学校配合卫生部门给学生注射疫苗。师生健康管理制度篇2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跑操、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宣传引导,让家长和中小学生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二、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课时,确保任何教师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制度,每天安排1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每节课间要求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值周生督促检查。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要求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利用微信平台等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求体育教师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课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要开设武术、田径、足球等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