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雨巷****莺莺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线上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缺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北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注意:1、本试卷分第=1\*ROMANI卷(选择题)和第=2\*ROMAN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请将试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上,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3、注意规范书写。第=1\*ROMAN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一、单项选择题1.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B.农业生产地位降低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A.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C.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D.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A.统一货币“半两钱”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C.出现了纸币“交子”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4.古代南京云锦,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工场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5.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C.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D.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6.盛泽镇,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A.以盛泽镇为中心形成了徽商B.明代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7.孟子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后世出现的一种赋税制度,同时采用了三种征取方式,却被史学家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轻徭薄赋、项目分明的赋税制度。这种制度是A.两税法B.初税亩C.租调制D.租庸调制8.“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欧洲出现“商业革命”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9.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B.社会动荡不安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10.有考古发现证明,唐中期中国已经出现钱币外流现象,甚至引起“钱荒”,宋代更加明显。明清时期,中国铜钱外流也相当普遍。这表明A.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B.中国钱币具有国际性价值C.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D.朝贡贸易体系已经瓦解11.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12.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A.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B.以传统手工业为主C.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D.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13.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理念,开始创办国家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如能源、军工、航空等,到1936年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从客观角度看该做法A.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开创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