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民政工作总结报告多篇说明:民政工作总结报告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第1篇】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以下是关于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1)今年,县民政局以规范化管理为抓手,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完善民政公共服务、夯实民政发展基础,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2022年主要工作成效1.养老产业发展成效突出。一是新建金光和鼓匠2个敬老院,新增公办养老床位140张、民办养老床位400张,维修改造新增养老床位190张,床位总数达2920张,五保集中供养力提高到55%;二是共打造15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三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县有10余个社会组织、126名专兼职人员常年为3216名老人提供市场化居家养老服务。2.扶贫解困工程全面完成。一是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贫困患者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达70﹪。今年城乡困难群众住院直接救助11241人,发放救助金额1105.86万元;二是资助城乡低保和五保对象参合参保47591人,资助530.99万元,参合参保率达100%。3.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城乡低保补差标准显著提高,城乡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分别达到260.9元和157.2元,共计发放469952人次,累积发放金额8533万元;城乡低保清理取得实效,全县已清退城乡低保对象5979户、7866人。新增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3717户、5553人;向年收入低于扶贫标准的低保对象23162人发放特殊生活补贴474.821万元。4.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持续巩固。一是接受并妥善安置退役士兵、士官327人,对符合安置条件的13人给予了岗位安置,为38名退役士兵开展了技能培训;二是做好了拥军优属工作。及时足额发放了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金及生活补助3161万元,发放义务兵优待金683万元。5.基层政权工作不断夯实。一是完善了全县各村(居)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二是整治村(居)务不公开、不透明问题取得实效;三是圆满完成44名社区工作者的招录工作;四是第十届村(居)换届选举难点村摸排工作已全部结束,为下步换届选举做好了充分准备。6.社会事务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强化了对全县所有新社会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年度检查和工作指导;二是婚登和收养合格率继续保持100%;三是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越来越大。全年共出动巡逻车辆260余次,救助800余人次;四是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有序开展。二、2022年工作打算一是继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切实做好冬春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全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五是大力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做好双拥、优抚、安置、信访ww等工作,加大为优抚对象“解三难”的力度;六是加大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力度。着力抓好和谐乡村建设;七是进一步强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2)今年以来,xx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和达州市民政局的坚强领导下,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就我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主要工作成效(一)保障改善民生指标的完成情况1.社会救助工作。目前,全市城乡低保保障对象共计37846户44696人,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0935万元。一是抓好城乡低保的调标和低保对象排查清理工作。城市低保对象人均月保障金额260.96元;占绩效指标的100.4%;农村低保对象人均月保障金额151.23元,占绩效指标的100.8%。现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调整为每人每月43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调整为每人每月260元,率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线和省贫困标准线“两线合一”的工作目标,新标准从2022年7月开始执行。全年新增城乡低保共计3172户3525人,取消城乡低保保障对象3303户11592人。二是低保兜底一批情况。全市六有系统中低保兜底一批共计30297人,其中2022年兜底一批4740人。今年脱贫人口中低保兜底脱贫人口特殊生活补贴补差人员2553人,发放特殊生活补贴补差资金75.1万元。三是不断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比例。对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孤儿住院发生的费用,经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报销后,自负部分由城乡医疗救助基金100%救助。对政策规定的大病病种,按照参保参合主管部门审核的政策内报销后剩余资金的70%给予救助。今年省级划拨医疗救助资金2116万元(含再保险试点资金370万元),本级配套20万元。我市医疗救助共资助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