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资产部存货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财务资产部存货学习教案.pptx

财务资产部存货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重点存货的核算范围、入账价值、发出计价方法,存货增加(zēngjiā)与减少的账务处理、存货的期末计价。难点期末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方法的运用,尤其是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本章一共涉及(shèjí)六个大问题想一想:以下哪些属于(shǔyú)存货一、存货的概念、内容与确认条件(一)概念存货是指企业(qǐy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耗用或出售的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流动资产。企业(qǐyè)在日常生产活动中持有的(拥有或控制)通过盘点可知其实有数量一般具有实物形态的持有的目的是耗用或出售流动资产(周转期较短)(二)内容(1)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库存商品等;(2)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半成品等;(3)准备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cáiliào)和物料等,包括原材料(cáiliào)、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4)在途商品或材料(cáiliào);(5)委托代销和受托代销商品。(三)确认1、符合存货定义2、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存货的成本能可靠计量。二、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jìjià)的核算2、存货(cúnhuò)增加的会计处理例题(lìtí)续前例(qiánlì)续前例(qiánlì)(三)存货(cúnhuò)减少的核算2、存货的发出(fāchū)计价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例题(lìtí)本期可供销售A商品总成本=100×6+100×7+100×8=2100(元)本期A商品销售成本=期末(qīmò)结存的A商品成本=注:12月4日销售的20件A商品属于期初存货;12月15日销售的40件A商品是12月8日购进的;12月25日销售的120件A商品中有60公斤属于期初存货,另外60件是12月18日购入的。即本期期末(qīmò)结存的120件A商品中,有20件系期初存货,60件系12月8日进货,40件系12月18日进货。本期A商品的销售(xiāoshòu)成本=期末结存的A商品成本=本期A商品的销售(xiāoshòu)成本=期末结存的A商品成本=加权平均(píngjūn)单位成本3、存货(cúnhuò)减少的会计处理以发出原材料为例例题(lìtí)借:生产成本18000制造费用2000管理费用1000其他业务成本3000在建(zàijiàn)工程6000贷:原材料30000三、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jìjià)的核算(二)账户(zhànɡhù)设置(三)账务处理(chǔlǐ)例题(lìtí)续前例(qiánlì)续前例(qiánlì)材料(cáiliào)领用借:成本、费用等科目(计划成本)贷:原材料(cáiliào)(计划成本)借:成本、费用等科目(发出材料(cáiliào)应分摊的超支差异)贷:材料(cáiliào)成本差异(发出材料(cáiliào)应分摊的超支差异)或借:材料(cáiliào)成本差异(发出材料(cáiliào)应分摊的节约差异)贷:成本、费用等科目(发出材料(cáiliào)应分摊的节约差异)例:三阳公司(ɡōnɡsī)4月共发出原材料38万元(计划成本),其中产品生产领用30万元、生产车间一般耗用2万元,公司(ɡōnɡsī)管理部门领用3万元,在建工程领用4万元,对外出售1万元。借:生产成本280000制造费用20000管理费用30000其他业务成本10000在建工程40000贷:原材料380000同时计算(jìsuàn)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借:生产成本5600制造费用400管理费用600其他(qítā)业务成本200在建工程800贷:材料成本差异7600四、存货的盘存制度(自学(zìxué)为主)(一)永续盘存制(PerpetualInventorySystems)(二)实地(shídì)盘存制(physicalcountsystemorperiodicinventorysystem)五、存货清查(qīngchá)的核算(自学为主)六、存货期末计价(一)基本方法(fāngfǎ)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即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NetRealizableValue)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其结存存货价值的计价方法(fāngfǎ)。成本可变现净值前>后存在潜在(qiánzài)跌价损失(应计提跌价准备)前<后不存在潜在(qiánzài)跌价损失或潜在跌价损失恢复(不提或全部、部分冲减准备)(二)可变现净值的计算1、什么情况下计算(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