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的分布及成因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的分布及成因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安徽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的分布及成因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的分布及成因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安徽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的分布及成因研究一、选题依据安徽淮北平原地区地处黄土高原的东缘,地质条件复杂,土地质量差异较大。在该区域,钙质结核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其分布范围广泛,但至今仍未有详细的研究和解释。因此,开展该区域钙质结核土的分布及成因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二、研究目的1.系统梳理安徽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的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探究其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2.通过野外取样、实验室分析和统计数据等手段对该区域钙质结核土的物化性质、微观结构和成因机制进行详细研究,探究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机理。3.建立安徽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的发育模型,提出有效的土地利用和保护建议。三、研究内容1.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测试的方法,获取该区域钙质结核土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化学性质以及微观结构等。2.分析钙质结核土的特征及其成因机理,集中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特征、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土壤碳氮磷循环等机制。3.借助统计分析工具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建立钙质结核土的形成模型。四、研究方法1.现场调查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2.实验室测试法:对研究区域的土样进行化学、物理性质分析以及微观结构研究。3.统计分析法:对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系统了解安徽淮北平原钙质结核土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机理。2.实现了钙质结核土的物化性质、微观结构的多维度研究。3.建立了该区域钙质结核土的形成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和保护建议。六、研究计划时间节点研究内容1-3月研究文献调查和资料搜集;制定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选择研究样地。4-6月现场调查和土样采集;制备和测试土样;数据分析和处理。7-9月各项理化测试和分析;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10-12月撰写论文;修改和完善论文。七、参考文献1.环境科学研究与开发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发展报告(2009年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钟伟祥,周沛涛.土壤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范中杰,赵凤云.土壤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朱关藩,潘家峰.钙质结皮土壤被土壤学家所关注[J].土壤,1996(5):312-316.5.李国平,高金英,周刚,等.钙质结核土的发育[J].土壤,2014(1):107-111.6.旷雪娇,闾和星,谢文,等.安徽淮河平原钙质结核土的成因机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