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杜甫如何反思国民性.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看杜甫如何反思国民性.docx

看杜甫如何反思国民性.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看杜甫如何反思国民性看杜甫如何反思国民性2020-09-2018:00:04小编:admin胡虏何曾盛,干戈不肯休。闾阎听小子,谈笑觅封侯。古人一般认为这组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所作。这年杜甫已经五十六岁,我们这位伟大的诗人,还有三年就要告别这个尘世了。顺便说一句,站在中国诗歌史最高峰上的三个人——王维、李白、杜甫,寿命十分接近,都是六十岁左右。这在当时虽算不上高寿,但已经是中规中矩的寿命了。我们大概听说过很多次文学天才容易长命或者短命的话。同时王维性格宁静内敛,李白自由奔放,杜甫沉郁顿挫,我们也听说过很多次,哪种性格最适宜养生,最有可能长寿。但这三个人的寿命似乎在对我们说:这些全是假的。一切都是天命。总之,杜甫这时已经走到了风烛残年。他的诗歌也越来越不拘格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再像早年诗歌一样每首都重视整齐的章法(尽管代表杜诗章法“极致”的秋兴八首也作于这一时期)。但是心中的郁勃不平之气,却似乎越老越浓重了。这有点像尼采从早年向晚年的变化。尼采早年的悲剧的诞生,虽然已经颇有些惊世骇俗的言论,但是总体上还是“温润而泽”的,让人觉得他是个蛮可爱的人。而到了晚年的偶像的黄昏,很多地方已经是一个精神崩溃者的歇斯底里。你要么崇拜他,要么远离他,总之不会觉得他可爱。当然这只是尼采。中国文化里的杜甫并不会这样,他始终是可爱的。回到杜甫的这首诗。组诗的题目“复愁”,就是一个天马行空的题目,十分随心所欲。两个字的意思是“我又发愁了”。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是:胡人哪里有那么强盛?可是中国的战争还是停不下来。我听到巷陌里的这些小孩子,一个个都在笑着说自己有一天要建立军功封侯呢。当时的唐代颇有边患。另外安禄山本人是少数民族,所以把安史之乱说成是胡人侵犯中原而不仅仅是地方叛乱,也是唐代人统一的口风。此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了好几年,但是中央朝廷的威望却远远没能重建,很多地方各自为政,经常会有战事。杜甫看着满眼疮痍的河山,明明亟待重新建设,可是偏偏不停地在打仗。他便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战争停不下来?我们以前都说是安禄山这个胡人包藏祸心,或者是西方的哪个民族想来侵犯中国。可是现在中国战乱的原因明明不是这些啊!都说胡人强盛所以中原涂炭,可是胡人真的有那么强盛吗?我看中原涂炭的原因恐怕不是什么胡人,而是我们国人自己喜欢争斗吧!他还有另一首诗,就作于安史之乱刚被平息的那一年,意思和这个有些接近。有感五首其三:寇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这里是在说:贼寇明明都已经平息了,但是中国怎么还是安定不下来呢?还不是因为中国的这些将领自己不安分守己,不知道报效朝廷,只知道扩张自己的势力!可是这首复愁已经不再去埋怨这些将领了。杜甫说“干戈不肯休”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后面的“闾阎听小子,谈笑觅封侯”则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他说:想知道中国为什么不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一件事吧!我在街头巷尾看见那些少年们在一起玩闹,都在笑着说自己以后要带兵打仗、建功立业,还说自己要封王封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