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级工论述题初级工论述题初级工论述题初级工论述题尊敬的用户,您已绑定密保手机134******90,请用该手机编辑短信GM439274711#新密码(例:如果您需要修改密码为123abc,请编辑短信GM439274711#123abc)发送到10657101410000。1、如何控制人工观测水位误差?答:(1)观测员观测水位时,身体应蹲下,使视线尽量与水面平行,避免产生折光.(2)有波浪时,可利用水面的暂时平静进行观读或者读取峰顶、谷底水位,取其平均值。波浪较大时,可先套好静水面再进行观测。(3)当水尺水位受阻水影响时,应尽可能先排除阻水因素,再进行观测。(4)随时校对观测的时钟。(5)采取多次观读,取平均值。2、自记水位记录的仪器测量误差有哪些?答:(1)机械摩阻产生的滞后误差。(2)悬索重量转移改变浮子吃水深度产生的误差。(3)平衡锤入水改变浮子入水深度引起的误差。(4)水位轮、悬索直径公差形成的误差.(5)环境温度变化引起水位轮悬索尺寸变化造成的误差。(6)机械传动空程引起的误差。(7)走时机构的时间误差。(8)记录纸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产生伸缩引起的误差。3、怎样控制自记水位记录的测量误差?答:(1)因记录纸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所产生的水位误差和时间误差,可通过密封、加放干燥剂的方法加以控制.(2)对由水位变率所引起的测井水位误差,可选取恰当的测井和进水管尺寸予以控制。对由测井内外流体的密度差所引起的水位误差,可在测井上、下游面对井进出水也予以控制.(3)校核水尺水位的观读不确定应控制在1.0cm。4、说明水尺零点高程的考证方法.答:引起水尺零点高程变动的原因较多,如水准点高程变化、水准测量错误、水尺本身被碰撞或冰冻上拔等。考证时,要对本年水尺零点高程的接测和校测记录全面了解,列表比较,查明有无变动。如有变动,要分析变动的原因和日期,以确定两次校测间各时段采用的水尺零点高程。5、一日观测两次以上水位时,如何计算日平均水位?答:一日观测两次以上水位时,视情况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计算日平均水位。(1)算术平均法。适用于一日内水位变化平缓,或虽变化较大,但观测或摘录时距相等者。以一日内各次水位和除以次数求得。(2)面积包围法。适用于一日内水位变化较大,且观测或摘录时距不等者,将一日内0~24时水位过程线包围的面积除以一日的小时数求得。6、如何进行水位的单站合理性检查?答:(1)用逐时或逐日水位过程线分析检查。根据水位变化的一般特性(如水位变化的连续性、涨落率的渐变性、洪水涨陡落缓的特性等)和变化的特殊性(如受洪水顶托、冰塞及冰坝等影响),检查水位的变化是否连续,有无突涨突落现象,峰形变化是否正常,换用水尺、年头年尾与前后年是否衔接;其次检查冰期、平水期、枯水期及洪水期的水位变化趋势是否符合本站的特性。7、确定测流次数的基本原是是什么?答:(1)测站一年中测流次数的多少,应根据水流特性以及控制情况等因素而定,总的要求是能准确推算逐日流量和各项特征值.为此,必须掌握各个时期的水情变化,使测次均匀分布各级水位(包括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必要时要控制水位与流量变化过程的转折点;还要全面了解测站特性,恰当地掌握测流时机,以便取得点绘水位(或其它水力因素)与流量的关系曲线所必要的和足够的实测点据。(2)新设站的测流次数,要比同类型测站适当增加。有条件时,最好能在全年选择一些典型时段(如平水期、洪水期、枯水期等)加密测流次数,以便通过分析,确定本站最合理的流量测次.8、畅流期水位(或其它水力因素)与流量关系较为稳定时,流量测次如何布置?答:畅流期河床稳定,控制良好,并有足够资料证明水位与流量关系是稳定的单一线时,或水位与流量关系虽然不是稳定的单一线,但能应用其它有关它水力因素与流量建立关系,而相关曲线是稳定的单一线时,以后可按水位变幅均匀布置测次,每年一般不少于15次。若洪水及枯水超出历年实测流量的水位,或发现关系曲线有变化时,应机动加测。9、怎样布置冰期流量测次?答:结冰河流测流次数的分布,应以控制流量变化过程或冰期改正系数变化过程为原则。流冰期小于5天者,应1~2天施测一次,超过5天者,应2~3天施测一次.稳定封冻期测次可较流冰期适当减少.封冻前和解冻后可酌情加测.对流量日变化较大的测站,应通过加密测次的试验分析,确定一日内的代表性测次时间。10、说明流量间测的目的?答:在取得多年实测流量资料后,如经分析证明已建立的水位与流量关系比较稳定,并能满足推算逐日和各种径流特征值的精度要求,则可采取流量间测(即停测一个时期后再行施测),以腾出一定的人力和仪器设备等,更多更好地开展新站的水文测验和试验研究等各项工作。11、说明流量巡测的条件?答:集水面积小于1000km2的各类精度的水文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