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2019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9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工程地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110课程代码:00472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土木工程;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C)。A.地形地貌B.地表地质作用C.基础形式D.水文地质条件2.地球内部构造分为(A)。A.地壳、地幔和地核B.地壳、地幔和地表C.地壳、地表和地核D.地表、地幔和地核3.矿物的颜色是(A)。A.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映B.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C.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D.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4.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是(D)。A.沉积岩B.变质岩C.石灰岩D.岩浆岩5.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及稳定性降低的一种性质(A)。A.软化性B.抗冻牲C.吸水性D.溶解性6.未经构造变动的沉积岩层,其形成时的原始产状是水平的,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积的新岩层在上,称为(B)。A.竖直构造B.水平构造C.单斜构造D.弯曲构造7.下列有关岩层倾向说法正确的一项是(D)。A.岩层倾向与岩层走向无关B.岩层的倾向有两个数值,且两数值相差180。C.岩层的倾向表示岩层的最小坡度D.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数值18.背斜表现为(B)。A.核都为新地层,两翼对称出现老地层B.核部为老地层,两翼对称出现新地层C.向下的弯曲D.与弯曲方向无关。9.岩体结构面按成因,将其划分为(B)。A.原生结构面、火成结构面、次生结构面B.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C.原生结构面、火成结构面、变质结构面D.沉积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10.从本质而富,土的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A)。A.土的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B.土中的水和矿物成分C.土中的气体和矿物成分。D.土中的气体和土中的水11.土的结构一般分为(A)。A.单粒结构、蜂窝状结构和絮状结构B.层状结构、结核状结构和絮状结构C.晶体结构、结核状结构和絮状结构D.层状结构、纤维状结构和絮状结构12.下列关于承压水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A.承压水有上下两个稳定的隔水层B.承压水中受气候影响较大,动态稳定性差C.承压水不宣受污染D.承压水的形成与所在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13.某一地区地面以及地面各种建筑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称为(A)。A.地震烈度B.场地烈度C.基本烈度D.设防烈度14.静载荷试验的装置包括(A)。A.承压板、加载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B.圆形承压板和方形承压板C.压力源、荷载台架和反力架D.百分表、电测位移计、沉降传感器和水准仪15.实地测绘法有三种,分别为(D)。A.实验法、布点法、追索法B.路线法、实验法、追索法2C.路线法、布点法、实验法D.路线法、布点法、追索法二、判断题16.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的学科,是一门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对)17.内力地质作用是因地球内部能产生的地质作用,其只发生于地球内部。(错)18.沉积岩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一般可分为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四个阶段。(对)19.岩层产状要素是在野外直接用地质罗盘在岩层层面上测量出来的。(对)20.不整合接触是指相邻的新、老两套地层产状一致,岩石性质与生物演化连续而渐变,沉积作用没有间断。(错)21.在土的三相组成物质中,土粒是土的最主要的物质成分,它是构成土的骨架主体,也是最稳定、变化最小的成分。(对)22.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但不能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错)23.在温度、大气、水和生物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物理和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对)24.原位测试就是在土层原来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土体的天然结构、天然含水量以及天然应力状态下,测定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指标。(对)25.工程地质测绘中,地层分界线宜采用仪器定点。(对)三、简答题26.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参考答案:(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地上和地下建筑工程兴建和运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选定建筑场地和适宜的建筑形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2)从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和预测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3)提出和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案。(4)研究岩体、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