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狐假虎威教案.docx
上传人:琰琬****买买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8狐假虎威教案.docx

8狐假虎威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8狐假虎威教案8狐假虎威教案(通用17篇)8狐假虎威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图片、狐狸和老虎的头饰。☆设计思路1.《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由于课文的插图生动逼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为此我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插图讲述故事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2.读思结合。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把阅读和思考、联想、讨论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及生活阅历,加深认识,拓宽视野,在师生共议、争鸣辩驳中交流心得,体会寓意。3.读演结合。阅读和表演相结合。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通过师生的共演及学生的自演来指导朗读,体悟语言魅力,理解有关词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设计理念一、揭题导入,讲述故事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指名读课题。)2.指名读课文。(老师相机正音。)3.小朋友读得不错。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谁能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谁讲得最好,就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师打出实物投影图。)学生自己练习一遍。4.指名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二、默读课文,理解题意1.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大家可以默读课文,想一想。2.仔细读课文,课文中也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概括出来了,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仔细找一找,并请画出来。3.指名说。4.出示句子“狡猾的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让学生说说“假”在课题中的意思。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确定“假”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中的意思。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1.细读第一自然段。过渡:“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下面,咱们认真读读这个故事。⑴.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老师板书“窜”。)⑵.换词训练。(让学生试着把“窜”字换成另外一个字,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理解“窜”在课文中的意思。)⑶.指导朗读。①.狐狸看见老虎来了,紧张不紧张?小朋友自己读一读,看谁能读得让人感到紧张。②.学生练读。③.指名读。(相机评价,如:有点儿紧张的感觉。)2.细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过渡:请小朋友接着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看谁读懂了狐狸和老虎的对话。⑴学生读书。(学生读书的时候,老师板书:骨碌、扯、蒙。)①.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懂了?能做个动作让老师看看吗?(指名表演。)②.让学生再次读书理解“扯”字的意思。③.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骨碌一转”、“扯”等词语来读好狐狸的话。④.师生演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特别提醒学生,狐狸该以怎样的语气说话才能把老虎给蒙住?(教师可抓住学生朗读时的语气、表情进行评价,通过积极的评价手段,指导学生读好狐狸的话。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2.大组交流。3.学生描红探究生字的书写。4.教师范写“假、威”。5.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在读后用一句话把故事讲出来,这不仅是在训练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而且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训练。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假”在课题中的意思,并通过查字典来证实自己的判断,这无疑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要让儿童真正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必要时还可让学生做一做,这样既加深了儿童对词语的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一教学过程迎合了学生的心里需求,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第二课时设计理念一、读演结合,体会寓意1.细读课文第七至第八自然段。过渡:狐狸带着老虎来到森林以后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呢?请小朋友仔细读一读第七和第八两个自然段,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两个自然段写的事表演一下。但是要想演好,必须读好。⑴.学生读书。(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请5名学生分别戴上狐狸、老虎、小鹿、兔子、野猪的头饰进行表演,其余学生当导演。(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加以评述,帮助学生理解有关词语。)⑵.请当导演的学生给其他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⑶.读好第七和第八自然段。过渡:看了表演,我想,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都懂了。小朋友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得特别有感情。大家读读看。⑷.学生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2.学习第九自然段。①.过渡:小朋友,当老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