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节约粮食的教案节约粮食的教案(精选12篇)节约粮食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大米的来之不易,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2、初步认识袁隆平爷爷,知道要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活动准备课件准备:“米饭”图片;“旧中国饥荒”组图;“袁爷爷”组图;《我不浪费粮食》动画视频;“我不浪费粮食”组图;“种水稻”组图;“珍惜粮食”组图。活动过程出示图片“米饭”,引导幼儿讨论米饭的由来。——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香喷喷的大米是怎么来的吗?出示组图“旧中国饥荒”、“袁爷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袁隆平爷爷。1、出示组图“旧中国饥荒”,引导幼儿感知当下生活的幸福。——看看图片上的人们有大米吃吗?小结:以前,因为水稻产量很低,很多人没有米饭吃,常常挨饿。2、出示组图“袁爷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袁隆平爷爷。——后来,有位厉害的老爷爷让水稻结出了很多籽粒,让人们天天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他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这就是袁隆平爷爷。为了让人们都能够吃上米饭、吃饱米饭,他都做了哪些事情呢?小结:袁隆平爷爷常常顶着太阳在稻田里观察水稻、研究水稻,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水稻。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改进后,袁隆平爷爷终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让水稻结出了很多籽粒,让人们都能够吃上米饭、吃饱米饭。播放动画视频及组图《我不浪费粮食》、组图“种水稻”,引导幼儿了解大米的.来之不易,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1、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来之不易。——不仅研究水稻很不容易,种植水稻、收获大米也非常辛苦。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了解一下吧。2、出示组图“我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了解大米的由来。——种植水稻要做哪些事情呢?——水稻成熟后是怎么变成大米的呢?小结:农民要经过翻地、插秧、除虫、除草、施肥等过程,等待水稻成熟;水稻成熟后,还要进行收割、干燥、去壳才会变成白花花的大米。3、出示组图“种水稻”,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农民的辛苦,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看看图片上农民们正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插秧/打农药/收麦子的呢?(双脚泡在冷水中,弯着腰;背着重重的农药箱;顶着太阳弯腰割麦子)小结:水稻从种植到收割再到变成白花花的大米,要花上农民们一百多天的辛苦劳动。大米来之不易,每一粒都是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出示组图“珍惜粮食”,引导幼儿了解珍惜粮食的方法。1、鼓励幼儿讨论纪念袁爷爷的方法。——20__年5月22日,袁隆平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要怎样珍惜他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呢?2、出示组图“珍惜粮食”,讨论图中的现象。——这些行为对不对?应该怎么做?小结:我们要懂得珍惜粮食,吃饭的时候双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随意丢弃;去饭店用餐时点菜要适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费粮食。活动延伸日常活动1、教师在用餐环节提醒幼儿不随意倒饭菜,珍惜食物。2、在过渡环节可适当播放“宝宝巴士APP”中的“古诗国学”第一集《悯农》供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进一步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节约粮食的教案篇2一、主题设计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活动。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教育学生不要糟蹋粮食,要尊重劳动人民,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增强他们节约粮食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社会其他人群,进一步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二、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社会、家庭、学校浪费粮食的情况,认识到呼吁人们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通过让学生当小记者开展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3)培养尊重他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4)通过活动,让学生举一反三,由节约粮食向节约水、电伸延,懂得保护环境。三、活动过程设计1、明确活动主题主题1调查家庭的浪费情况主题2调查学校的浪费情况面对课题,大家纷纷议论,经过大家共同讨论与商量,最后决定组成以下几个主题。主题1调查社会的.浪费情况主题2体验生活,懂得节约主题3“节约粮食,从我做起”2、小组分工讨论:到底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浪费情况如何呢?我们要不要节约粮食?怎样节约呢?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我建议学生分成社会调查组、家庭调查组、学校调查组、体验组和宣传组去查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同学们纷纷自由组合,各自寻找自己的伙伴。四、成果展示(1)开一个“节约粮食”的报告大会。会上有诗歌表演、有小品、有节粮调查报告书等。(2)召开一个“小记者汇报会”,由小记者们向全班汇报采访的情况和内容,把他们觉得最有道理、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介绍给大家。(3)向全校展示调查采访记录、拍摄的照片、手抄报,并出一期专栏等。五、老师点评与反思开展这次实践操作型的综合实践活动,立意真正为学生提供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