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热是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有利于增加人体抵抗力,而持续高热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同时,增加热能的消耗,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以致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病人的生命。小儿在烧伤后由于各种原因,通常都会引起发热,如果不及时治疗及护理,控制体温上升,轻者使患儿体质下降,影响烧伤创面愈合,重者可产生高热惊厥,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好发热是治疗小儿烧伤的重要环节,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发热分度(腋温):小儿的发热机理小儿烧伤发热的常见原因3、换药热:在烧伤的情况下,在换药的程中由于坏死物质分解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和疼痛、寒冷的刺激均直接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增加了较强的疼痛刺激。均可导致高热。此种高热多为一过性,持续时间3~5h。4、肺部感染:儿童烧伤后抵抗力低,免疫力差,易发生肺部感染,特别是合并有呼吸道烧伤的患儿,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发生高热。5、水电解质紊乱:烧伤后大量体液渗出,患儿因口渴饮入大量不含钠液体,或短时间输入过多水分,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及脑细胞水肿而出现高热。6、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患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由于创面的原因存在一定程度的发热,在干燥炎热的环境中持续暖炉保暖,极易出现高热现象。这种现象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表现尤为突出。高热的降温措施2、温水擦浴温水擦澡水温在32~34℃之间,擦浴部位选择远离烧伤的正常皮肤(一般为上肢或下肢及背部)。为防止擦浴时引起血管收缩,可于头部放置冰袋,脚下置热水袋。如30min后体温降至38.5℃以下,应取下头部冰袋;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如有寒战、面色苍白、脉搏、呼吸异常,立即停止。禁擦前胸、腹部、后颈,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易引起不良反应;腑窝、颈部两侧、腹股沟、腘窝等部位,擦拭力量可略大,时间可稍长,利于降温。降温同时,注意心率、呼吸、血压及生命体征变化。3、酒精擦浴酒精擦浴用25%—35%的酒精200—300ml,温度在32—34℃左右,其方法与注意事项同温水擦浴。4、多喝水,不但有利于降温,而且有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发热会使机体水分散失增加,因此要鼓励患儿多喝水,特别是应用退热药物后大量出汗更应多喝水,可在水中加少量的盐,以补充随大量出汗丢失的盐分。5、皮肤护理:高热患儿,尤其往往大量出汗,要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被服,避免着凉。6、发热时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消耗增多,而消化功能减退,因此应该适当减少饮食,吃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米粥、面条、馄饨、果汁、糖水、等。7、口腔护理:发热患者由于唾液腺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引起口腔炎和黏膜溃疡,因此要加强口腔护理。勤喂水也可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药物降温选用对患儿副作用少且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的药物进行降温。药物降温,一般要求腋温在39℃以上方可采用。布洛芬混悬液(美林)中含有布洛芬,由于其作用机制对胃肠道毒副作用较少而受到优先应用。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退热及镇痛药。也可用安乃近滴鼻,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等;在使用退热药时应特别注意患儿出汗多可能引起虚脱。发热的护理措施2、加强创面处理保持创面清洁,定时给患儿翻身,避免创面受压、潮湿或腐烂,对大面积烧伤或痂下积脓患儿尽早去除坏死焦痂和脓性分泌物,清创应在血容量得以补充,休克纠正之后进行,且清创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换药动作要轻柔,尽量缩短清创或换药时间。3、生命体征观察小儿高热容易发生惊厥,在积极处理发热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其它伴随症状,特别是神志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4、监测水、电解质平衡患儿因烧伤发热,食欲下降,注意补入液体的量和质。应及时进行血生化检测。5、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一旦发现是感染引起的发热给予对症降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控制感染,应用药给予抗感染治疗,并行创面分泌物或血液细菌培养,待药敏结果回报后根据结果再进行调整。高热惊厥急救与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即刻松开衣领,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必要时定时吸痰,动作轻柔,以防损伤呼吸道黏膜及减少惊厥的发生。2、迅速控制惊厥,反复的惊厥会导致脑细胞的损伤。首选药物为苯巴比妥。3、吸氧,因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及时吸氧可提高患儿血氧浓度,对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况十分重要。4、降温,及时松解患儿衣被,降低环境温度,但应避免直吹对流风,立即使用退热剂。同时予以物理降温,如头额部冷湿敷、头枕冰袋、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小婴儿禁用),使高热尽快降下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