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立德树人典范事迹材料教师立德树人典范事迹材料(通用22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了吧,事迹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立德树人典范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师立德树人典范事迹材料1小美,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省双师型教师、县骨干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工作踏实认真,班级管理方法得当,得到学生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自从担任班主任的那天起,她就一直尽心尽力地为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努力工作。关爱学生,细致耐心要让学生成材,把他们带到理想的境地,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班主任工作以来,她从没有体罚过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能心平气和,对症下药。班上农村进城务工、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有十几个,在她细致、耐心地工作下,他们都能自强、愉快地在这个和谐的班级大家庭中生活、学习。吃苦耐劳、高度负责带好班级,要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还要有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因此,早晚自习她自愿和学生泡在一起,带领大家一起读书、学习。晚自习放学后一定到教室看一下才放心的离开;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总是和学生在一起活动或者谈话;大扫除总是和学生一起动手;在生活上,她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健康;学生生病、受伤,她都是第一现场赶到、精心护理和及时送去就医;学校、班级活动,她一直都陪着学生,一起经受严寒酷暑,一起享受痛苦和快乐。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她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要允许有差异,耐心指导,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让后进生不成为掉队的孤雁。以身作则,教学过硬作为一名教师,她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学习习惯。这种以身作则的教学态度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榜样,也形成了无形的动力,全班上下齐心协力,各科成绩在同年级中遥遥领先。勤劳的付出,满满的收获。她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在江西省教育厅举办的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获省一等奖。积极指导学生在参加省市县活动中均获得省二等奖、市一等奖、县一等奖。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师不是完整的教师,虽然其中有太多的辛酸苦辣,却使她倍感作为教师的光荣和自豪。她愿努力做好今后的工作,为学生献出满腔的爱,为祖国培育栋梁之材!教师立德树人典范事迹材料2张老师1969年10月出生于农村普通人家,1988年开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因为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孩子的喜爱,更是身为人师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她用自己的勤劳、朴实默默为教育事业做贡献,把满腔的爱都献给了学生。她连续2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篇论文获得省市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省“新小读者杯”语文综合素能训练活动荣获二等奖,先后被评为袁州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最美教师”“十佳好人”等荣誉称号。身为教师,张老师是幸福的,她的学生、家长、同事无不对她竖起大拇指。但身为母亲、妻子、女儿,在生活中,她充满深深的愧疚。张老师承受着家庭波折带来的巨大的痛苦与艰辛,但她用行动诠释了教师神圣的使命,那对学生的拳拳大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感动着每一位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心。情牵女儿、心系学生1988年9月,风华正茂的张从宜春师范毕业,分配到袁州区湖田乡王华小学村小任教。初入讲坛的她,面对孩子们纯洁的眼睛,一颗颗渴求知识的心灵,她就深深爱上了这个职业。每天她都会带着喜悦的心情走入课堂,把自己的知识有计划的传授给孩子们,课堂上师生间的和谐成了她生活中快乐的音符;课下的一声“老师好”融入了孩子们的喜爱和认可。无数个宁静的夜晚,为了备好每一堂课,她在认真钻研教材;无数个业余时间,为了转化后进学生,她冒着严寒酷暑去家访;无数个节假日,她放弃与家人休闲的时间,潜心钻研教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12月,张老师的女儿查出得了先天性脊柱侧弯,引起了身体变形,2005年,张老师利用暑假两个月时间,带女儿在北京做了两次脊柱矫正的大手术。她痛哭,埋怨命运的不公;她焦虑,女儿未来的生活该怎么办?她一度情绪低落,想放弃工作,整日守在女儿身边。可她9月刚踏入学校,孩子甜甜的一声:“老师好”顿时软化了她的心,她想自己女儿治病自然要紧,但还有那么的天使般孩子她也不能就此不管啊!责任不允许她放弃,她决定扛起两份沉甸甸的责任。每每天早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她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5:30为女儿准备好早餐,6:40接父母陪女儿去医院打针,7:20作为一名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她已大步流星跨入了校园,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走进课堂,带着孩子晨读。10点多,上完课,赶紧批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