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保障体系构建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保障体系构建摘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己经成为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乃至世界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在此关键时期,政策体系的构建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从完善政策法规、提供政策支持、明确排放指标、支持低碳金融等方面提出建议,对于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内蒙古低碳经济政策保障一、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当前,内蒙古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基本在90%以上。1995年内蒙古的能源消费总量为3268.44万吨标准煤,到2009年为15343.55万吨标准煤,增长了12075.11万吨标准煤,年平均增长率为12.07%;与此同时,碳排放量也从1995年的2138.00万吨标准煤升至2009年的10636.89万吨标准煤,年平均增长率为12.40%。能源消费量的增长与碳排放呈现出高度正相关关系。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内蒙古石油产出增长缓慢,但石油消费量却增长迅速,将近4/5的石油需要依靠外省调入,使得石油供给量与需求量的缺口日益扩大;天然气化工的发展比较滞后;电力发展方面,优质电力能源发展比较滞后,电源结构不合理,火力发电占电力生产的比重平均高达98%以上,而水电比例所占比重小。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但目前能源生产和消费含“碳”量高、能源生产利用效率和污染物综合治理效率低、节能减排体系不健全、工业重型化趋势加快等导致对能源依赖较大、污染排放较多是实现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构建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议(一)完善政策法规,健全低碳经济标准体系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意见决定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结合地区情况,制订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包括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补贴政策、信贷政策、排污收费返还政策等。抓紧起草《内蒙古自治区低碳经济促进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条例》,制定《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综合利用条例》以及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引导绿色采购、发展绿色食品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能源合同管理办法,建立节能投资担保机制。(二)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1.贷款贴息和补贴政策。对低碳能效项目和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通过低息或贴息的小额消费信贷政策,激活消费需求。补贴有3种形式:一是投资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给予专项投资补贴;二是产出补贴,即根据RE设备(可再生能源设备)的产品产量进行补贴;三是对消费者进行补贴。2.税收政策。构建绿色税收体系,促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具体办法有:调高资源税税率;完善消费税,通过税率的差别化及税目细化引导绿色消费;开征环境税,细化税目。制定对新能源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环保绿化的企业的减免税、费用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和提取投资风险基金等税收优惠政策。3.价格政策。针对低碳项目实施价格政策,有助于提升低碳项目投资的收益水平,形成对相关项目的投资激励。如通过回收价格协定的措施为绿色能源项目提供价格激励。(三)明确排放指标,提高行业准入要求,实施清洁发展机制1.结合我国到2020年的总体碳减排目标,加快有关低碳经济标准体系的建立。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减排要求。制定用能设备的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以及强制性能效标识和再利用品标识等发展低碳经济的标准规范。2.制定高耗能、高耗水行业市场准入条件,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建立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和再生利用品标识制度,实行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严格禁止高耗能、高耗水和资源浪费严重的产品进入生产、消费领域。3.制定透明、健全和简明的CDM评价体系。采用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的技术活项目类型表,用决策分析方法对项目进行多目标分析,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效能标准纳入CDM项目的监测和管理计划。颁布项目申请审批程序,建立部门负责CDM项目的官方审批。(四)支持低碳金融发展,构建低碳信贷风险控制体系培育低碳金融创新及交易的市场机制,提供低碳金融扶持政策。应鼓励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发挥资金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积极参与低碳金融产品交易,并允许它们向各种低碳项目交易过程提供融资租赁、财务顾问、资金账户管理等服务,以加大地区低碳金融业务对其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建立低碳金融风险监测制度,构建低碳信贷风险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