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林业工作计划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业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林业工作计划1第一篇继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建设绿色、美丽的目标,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按照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要求,以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为依托,统筹城乡绿化,提升“三边”造林绿化水平,大力培育油茶优势产业,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双增目标。1、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计划数9825亩,其中新造1800亩,封山育林补植补造8025亩,主要分布我县灵溪镇3个村的'高峰湖流域;4个村的杉木河流域。2、油茶产业建设。计划数14308亩,其中新造7000亩,涉及14个乡镇;全县低改7308亩,涉及9个乡镇。3、森林抚育项目。计划数3万亩,涉及25个乡镇。4、绿色湘西、“三边”及生态村庄建设。全县6个乡镇13个村的生态村庄建设建设,计划数730.7亩;县城及周边公路入口、老司城、芙蓉镇等造林绿化。5、退耕还林自查、补植补造;20xx年阶段性验收5000亩;20xx年政策兑现。6、近三年未成林造林地的补植补造2万亩。7、森林资源管理。加强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实行木材生产计划“阳光”发放;加强木竹运输及经营加工企业(场点)管理;加强林地、湿地管理;加强野生动植物管理;加大林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8、林业防灾减灾。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9、完成“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资料顺利通过省评审。第二篇1、继续抓好退耕还林的抚育、补植补造、管护、政策兑现工作。2、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不发生一次性过火有林地面积500亩以上和重大伤亡事故的森林火灾。3、完成“八百里绿色行动”拓展工程,新造林3500亩、补植1000亩。4、治理岩溶面积54.75平方公里。5、完成油茶新植5000亩、低改1万亩。6、抓好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完成20万亩核心基地林地流转。7、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不发生因林权纠纷和退耕还林问题赴省进京集体上访。8、抓好林政秩序管理和木材加工企业清理整顿工作。林业工作计划2为了推动木材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木材企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平,增强广大林业和涉林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素质,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一)杜绝死亡、重伤事故;(二)杜绝火灾事故;(三)杜绝爆炸事故;(四)杜绝交通事故;(五)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二、具体措施安全工作重在防范,要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到警钟长鸣。(一)加强宣传。让安全意识深入到林业企业每位职工的心中,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做好火烧木氧气、乙醇的规范使用宣传。1.要求涉林企业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好员工安全培训记录。2.对企业换岗、转岗、复工人员,要求企业要进行安全技能和岗位操作方法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并且建立相应的安全培训记录。3.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按国家规定开展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对企业定期进行复审,做到持证上岗。4.要求企业员工能够熟练的使用劳动卫生防护用品,降低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5.要求企业通过各种形式(警示牌、宣传栏、标语等),使员工明确自己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明确在危害发生时的救护措施。6.要求企业建立“五落实、五到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7.要求企业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每年开展至少1次安全演练。(二)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执法。1.贯彻执行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及时将有关安全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传达到每一位职工和涉林企业,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及法律观念。2.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一岗双责、管业务管安全”的原则,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贯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3.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与预防措施,交流安全工作经验,传达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布置有关安全工作,通报安全检查情况。4.对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严厉打击,做到执法必严。(三)狠抓林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1.严格检查涉林企业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文明经营,要求企业定期进行安全自查,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及措施。2.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经营设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