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精选.docx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开展小组讨论,使学生能通过课文中的对话,对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认识狐狸奸诈与狡猾。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培养。本课重点加强对学生有语气、分角色读书培养。德育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二、教学重点: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解课文,从而进入角色会读书。三、教学难点:通过狐狸说的话与乌鸦的行为,分析它们的心理活动,从而理解乌鸦上当的原因。四、教具准备:课件、头饰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动机,引起需求。1.板书课题-------狐狸和乌鸦,你了解它们吗?说一说,你还想知道什么?(通过这样的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读全文。3.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生生互动,给予解疑。4.再读全文,教师梳疑,归纳出难点问题:乌鸦已经知道狐狸是骗人的为什么最后还是上当?(此环节是先让学生质颖,在初次质疑的基础上,生生间开始解疑。对于学生能解答出的疑问老师没必要再讲。所以让学生通过第2次读全文,找出学生的难点,带着这个问题进行学习。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需求,学习兴趣应该比较高涨。(二)发展迁移,创新应用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学习课文1-3自然段(1)看画面,体会故事现场(生动、诙谐的画面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及好奇心)(2)看画面,认识“窝”与“洞”的区别,了解狐狸与乌鸦所处的不同位置(通过直观的画面,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3)让学生大胆尝试表演读第2-3自然段。借助课件乌鸦叼着肉高兴地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重点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接着画面出现一只饥饿、狡猾的狐狸,师问:“狐狸好想吃呀,可乌鸦会心甘情愿地把肉给狐狸吃吗?那怎么办呢?狐狸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些问题的设计,正好为学生的好奇提供了探讨的机会,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寻找答案的讨论中去。)2.突破难点,有所创新学习4-8自然段(1)各组读书讨论乌鸦说了几次话(3次),分段读文(2)同桌表演读,齐读、小组读等(重点第3次对话)(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为了让学生读得投入,运用了多种手段,让学生淋漓尽致地演绎狐狸所说的话,加深对狐狸这种做法的理解,并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3)出示“狐狸想_____,乌鸦想______”。分组自学,讨论。(通过学生充分讨论和各组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加强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这就是所谓的组与组之间的到动。最后解疑,学生可以说出因为乌鸦太爱听好话了,所以它虽然知道狐狸是骗人的,但还是上当了。)(三).形象展示,领悟寓意。课件最后演示出了乌鸦听了狐狸说的奉承话而上当受骗的结局。(本环节设计最主要让学生轻松地领悟出了“爱听好话,容易上当”的道理。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育。)课外延伸:1.以“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去了”为开头续编故事给家人或同学听。2.利用活动课表演“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情节。(这些练习,寓学习于活动之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动手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2一、教材简析这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讲乌鸦叼到了一块肉,停在大树上。狐狸见了口水直流,他对乌鸦讲了三次奉承话:假惺惺地笑着问候,假装关心小乌鸦,假意夸乌鸦的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最后骗到了乌鸦口中的肉。教育学生懂得爱听奉承话就容易上当受骗。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寓意:喜欢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2.学会12个生字和多音字“差”,能据词定音;理解“东西、亲爱、不作声、羽毛、嗓子、得意”等词语的意思;会写“高兴、漂亮”等词语的近义词;会给较简单的句子加上逗号、句号、问号、叹号。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投影仪、幻灯片。(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寓意:喜欢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直流口水、不作声、亲爱、得意”等词语;知道叹号的作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内容。(2)准备题。①()把()找来的一块肉给骗走了。②是用什么方法骗走的,认为对的打“√”:A.狐狸向乌鸦借肉,说以后再还给乌鸦。()B.狐狸故意对乌鸦说好话。()C.狐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