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的造车梦.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鲁冠球的造车梦.doc

鲁冠球的造车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鲁冠球的造车梦鲁冠球的造车梦在中国电动汽车领域,鲁冠球无疑是一位执着的先行者,但却屡遭挫折。鲁冠球的造车梦最终能否如愿,仍充满较大变数……自1999年正式立项开发电动车,万向集团围绕电动车项目累计投入逾35亿元,但仍被一纸批文挡在“整车制造商”的大门外。尽管电动汽车的技术、市场都还在起步阶段。汽车始终是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一个梦,“我这一代造不了汽车,我儿子也要造!”鲁冠球曾这样表明进军汽车制造业的决心。但在缺乏合法身份和市场并未启动的双重尴尬面前,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万向集团的造车梦想究竟该如何突围?矢志造车鲁冠球,这位白手起家,打造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万向集团,连续多年位列胡润富豪榜大中华地区前50名以内的民营企业家,可以算得上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活化石。他15岁辍学打工,1969年凑足4000元创办宁围公社农机厂,经历了集体公社、乡镇企业、私营企业、集团化、股份上市、国际化等不同时期,将万向集团带到中国机械行业第15位,汽车行业第8位,汽车零部件业第1位。鲁冠球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算得上“中国梦”的最好诠释者。在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巨头后,远在1999年,鲁冠球就前瞻性地将目光锁定在了电动汽车领域。为了实现自己的电动汽车梦,鲁冠球早在2000年就确定“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整车发展思路。“要摘果子,先播种子”,这是鲁冠球针对万向集团电动汽车发展的信条。为此,2005年万向改组成立了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2006年承接了国家电网研制纯电动电力服务车、电力工程车的任务;2009年4月投资13.65亿元,建设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车用动力电池制造基地;2010年5月,与专注于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业务的美国Ener1公司合资,首期投资3亿多美元,在杭州建立全自动化的电芯及电池系统生产基地;2012年2月,与美国史密斯电动车公司签订协议建立合资子公司。通过这一系列举措,鲁冠球为万向集团的电动汽车发展打下了基础。明亮崭新的万向电动车大楼,坐落于杭州萧山建设二路,在漂亮的花园式草坪映衬下,颇显气派。步入楼内,却有些冷清。一辆长约12米的纯电动客车框架模型占据了大厅入口的展示区域,屏风背后依次摆放着纯电动轿车、车用电池等样品。大厅右侧是万向集团新能源全球布局模型。两公里之外的北塘路上,是万向电动车的另一个厂区。按照规划,万向电动车建设二路工厂负责电池研发和制造,北塘路工厂定义为“车辆研发中试基地”,负责成品车的试制、检测和制造。崭新、庞大与些许冷清是万向电动车两处厂区的共同之处。北塘路工厂厂房与主楼采取连接式结构,呈长方形,共设有五条生产线,近百名工人在车间内作业。除了厂区门口的停车场,厂房四周狭窄的通道上停满了或新或旧的电动客车。“现在每个月生产十几二十辆吧。”一名负责组装的车间工人如是说。由于没有整车生产资质,万向电动车不得不在地方政府的默许下,通过示范运营的方式上路行驶。“应该说没有目录就上不了牌,但因为万向对当地GDP、税收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强行给它(万向电动车)上了牌。”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密集扩张回顾万向电动汽车从1999年立项至今,可以发现,在初始的10年,鲁冠球异常谨慎,惟恐踩错了步子。但自2009年之后,鲁冠球则放开脚步,进入了一个密集扩张的时期。2000年4月,万向集团确定“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整车发展思路。2002年,万向电动车公司成立。2004年,万向集团向工信部等主管部门申报整车生产资质。2008年,万向集团获得福特全顺改装车资质。截至2009年4月前,万向集团电动车项目累计投资4.5亿元。“越了解,越害怕。汽车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且成熟的产业,看到利润率高就贸然闯入,风险太大。”2004年,鲁冠球曾这样说道。而到2009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政策出台,“十年啊,电动汽车我搞了十年,从来没有赚过一分钱。现在机会来了,要挣大钱了!”鲁冠球兴奋地如此表态。2009年4月是万向集团造车历程的转折点,万向集团宣布投资13.65亿元,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基地。江苏一家民营电动车企董事长认为,万向集团2009年大上电动车项目,是过于乐观估计了政策所带来的利好。数据显示,2009~2012年,中国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累计销量仅约3万辆,远低于主管部门制定的50万辆目标。万向集团并未正式透露其实际销量,但根据公开资料查询,万向电动客车及改装车销量应低于1000辆。即便如此,万向集团依然坚定造车不动摇。根据万向集团规划,布局电动汽车与太阳能两条新能源产业链,是该集团面向未来十年的重大战略转型。2010年底,万向集团宣布,条件成熟时,将电动车公司注入到上市公司,但并未给出时间表。为了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