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信息的传递考点专题训练.pdf
上传人:兴朝****45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信息的传递考点专题训练.pdf

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信息的传递考点专题训练.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信息的传递考点专题训练单选题1、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如图所示,关于火箭发射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射塔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发射塔周围的“白气”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火箭的燃料应具有热值较小的特点D.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这个画面是通过超声波传输的答案:A解析:AB.“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正确,B错误;C.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态氢,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故C错误;D.电视和卫星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错误。1故选A。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利用了次声波B.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答案:B解析:A.超声波有良好的反射性,蝙蝠的回声定位利用了超声波,故A错误;B.护航官兵佩戴耳罩可以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C.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D.音调的高低与振动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的长短不同,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故D错误。故选B3、关于家用电器的使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冰箱工作时背面发热,是电流的热效应B.微波炉是利用微波而不是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C.洗衣机插头上标“E”的插脚与金属外壳相连,防止外壳带电使人触电D.两个大功率电水壶在同一插排上同时工作,插排的保险开关自动断开,保险开关与漏电保护器的作用相同答案:C解析:2A.冰箱工作一段时间后,冷凝器内的制冷剂液化放热,不是因为电流有热效应,故A错误;B.微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生活中常用的微波炉是用微波(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所以B错误;C.三角插头上标着E的导线和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的目的是防止触电,故C正确;D.保险开关在电路短路和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时切断电路,漏电保护器是在火线与零线电流相差较大时才切断电路,所以保险开关与漏电保护器的作用不同,故D错误。故选C。4、现将一部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上述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声音、光均需要介质才能传播B.声音、光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光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答案:C解析:A.光不需要介质也能传播,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光可以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即使是真空状态,故B错误;C.由描述的现象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正确;D.密封的容器中是真空状态,不能说明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只能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C。5、图所示,将导线一端与电池负极连接,用另一端与电池正极快速断续接触,可以听到收音机发出“咯、咯”3声,表明收音机接收到了()A.热量B.声波C.光能D.电磁波答案:D解析: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负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快速断续接触,这时导线中就会有变化的电流,故周围就会产生电磁波,产生的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故能听到收音机发出“咯、咯”声,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