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柏坡天桂山导游词西柏坡天桂山导游词(精选5篇)西柏坡天桂山导游词篇1大家刚刚参观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是不是有了很大的收获呢?大家一定对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的那“两个务必”,有着很深的印象吧。这“两个务必”就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得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得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91年9月21日,参观了西柏坡,并且发表了重要的讲话:要向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他还为西柏坡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说到这里,咱们的车再有一会就要到达下一个游览目的地——天桂山了。天桂山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素有“北方桂玲”之称。在夏天,市区温度高达39度的时候,这里也只有20多度,是石家庄的一个天然避暑胜地。天桂山主要是由青龙观、玄武峰、望海峰等八个景区组成的,主要景区青龙观是政教合一的古建筑群,本来是为崇祯皇帝避难所修建的行宫,后因崇祯皇帝吊死煤山而改为青龙观。因为以前这里的香火鼎盛,所以又有“北武当”之称。1980年6月在修建景区停车场时,出土了两块儿铜印,据考证它是元代时期的,其中较大的?豢榭套拧按蠖级秸?顾怪?保?闲〉目逃小肮榈潞乐菀灞?倩е?薄A硗饩菘滴跄昙淦缴较刂炯窃兀?旃鹕皆耪罄次娜搜攀棵前阉?奈?旃鹕剑?涣形?缴健鞍舜缶爸?弧各位,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了天桂山景区,请大家带好随身贵重物品随我下车。我们在天桂山将游览两个半小时。现在请大家随我乘缆车上山。天桂山的索道全长500米,高差200米,有30个吊箱,每个吊箱可以乘坐两人,到达山顶大约10分钟左右。现在我们就通过这条林荫小路前往青龙观景区,大家看到的两侧较高大的树叫栎树,也叫橡子树。以前生活困难时,老百姓们吃的橡子面就是这种树的果实制成的。由于天桂山的地质基础是大约5亿年前的寒武纪石灰岩经过崩塌、风化,土壤肥沃,加上日照充足,因此非常适合灵木生长。这里还有320xx年树龄的白果树、漆树、檀树、楸树等。我们现在看到是“归”字碑,它是为纪念香港回归一周年建立的。碑的背面是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亲笔题写的。前方悬崖上的“归”字就是天下第一归,高是97.71米,象征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宽是49.101米,象征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归”字是我国著名气功书法家贾松阳于1996年7月在深圳体育馆写成的,字整个面积是5000平方米。另外归字下面有171级台阶,象征着香港在经历了百年沧桑之后终于在七月一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大家请看前面平台上的建筑就是青龙观,到达青龙观我们要登一段台阶。大家不妨数一数台阶的数目,台阶总共是146级。这个数目与道教是有很大关系的,道教中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再加上七十二星宿正好是146。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真武殿,它是青龙观的主体建筑,里面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真武殿以前叫玄武殿,到宋朝时,为了避讳皇帝祖先的名讳,改为真武殿。青龙观的布局非常独特。它的西面是钟楼、东面是鼓楼、南面是南天门、北面是朱雀门。据记载明末崇祯皇帝感到大势已去,就命令修建避难行宫,他的心腹太监林清德遍访北方名山,看到天桂山是块福地,就在这里修建行宫,后来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林清德在北京白云观出家,后来回到天桂山,并把天桂山行宫改为青龙观。这也是青龙观的格局像皇宫的原因。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白毛女洞,它位于绝壁上,因为三眼通风采光,所以又叫三眼洞。当年,电影《白毛女》在这里拍摄了喜儿与大春重逢等多个镜头。里面的小洞里还有喜儿睡过的是石床、石枕。其实这个洞原来叫三清洞,相传是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住过的地方。天桂山的主要景点就是这些了,现在请大家随我下山。西柏坡天桂山导游词篇2亲爱的朋友大家早上好,我是本次导游员。天桂山景区,距石市90公里,主峰海拔1270米,总面积60平方公里,分为青龙观、万佛岩、玄武峰、滴翠谷等八个小景区。这里峰险、石奇、洞幽、泉多、林木繁茂、云雾缭绕。山上古建原为崇祯皇帝归隐行宫,后改为青龙观道院,又称“北武当”。建筑群规模宏大,富丽堂皇,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主要人文景观有:真武殿、大光明殿、东西朝房、钟楼、鼓楼、苍岩宫、三道灵官阁等三十余处建筑。自然景观主要有:真武洞、白毛女洞、无底洞、七泉一井、石乳长廊、飞来石门、大小天桥等。天桂山是一处集历史古建筑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天桂山呈典型的岩溶地貌,融山泉林洞于一体,集雄险奇于一身,颇具广西桂林山势之特点,这里四季如春,故有“北方桂林”之称。山上主要人文景点是青龙观道院,始建于明末原本为崇祯皇帝的归隐行宫。除青龙观之外,还有白毛女洞、真武洞聚仙堂等人文景观。一九九七年,为庆祝香港回归,在天桂山一百多米高的峭壁上,镌刻了一个巨大的“归”字,字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