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doc
上传人:睿达****的的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doc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6/NUMPAGES总页数6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1、前人用来打井水的辘轳是________的应用,它是个________力的简单机械。2、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________。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___________。3、动物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4、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________相适应。5、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6、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_。7、生物的________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8、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________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9、植物的叶具有进行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功能。10、借助________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A.越大B.越小C.不变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环境影响生物3、月球的公转形成了()。A.昼夜变化B.四季变化C.月相变化4、手电筒使用时输出的能量形式是()。A.电能B.光能C.机械能5、“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的原理。A.杠杆B.轮轴C.滑轮6、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云母、小苏打、维生素CB.水晶、雪花、玻璃C.盐、铜矿、高锰酸钾7、能改变物体用力方向的是()。A.动滑轮B.定滑轮C.滑轮组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A.围湖造田,种植多种农作物B.消灭濒危物种的天敌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9、下列不属于导致世界人均供水量减少的原因的是()。A.环境污染逐渐严重B.海洋面积增大C.人口迅速增长10、下列不属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是()。A.电饭锅做饭B.划火柴C.天空中划过的流星D.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2、生物不断进化是为了适应它们的生存环境。()3、我们身边常见的透明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4、剪子、起钉锤等工具,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5、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6、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作是拱形,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7、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8、塔吊能吊起很重的物体,是因为它的吊钩处安装了定滑轮。()9、不同睡眠时间的学习效率都一样。()10、世界这么大,肯定有长得完全一样的人。()四、连线题。(共10分)1、将现象与相应的变化用线连起来。铁生锈了水变成水蒸气化学变化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树木做成家具物理变化木炭燃烧五、图形题。(共12分)1、小明用细线、小车、垫圈等安装了一个小车,在光滑的桌面上做“小车所受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实验,下表是他实验记录的数据。(挂3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垫圈数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5个5.12秒5.88秒5.10秒10个3.07秒3.48秒3.79秒15个1.28秒1.34秒1.23秒(1)在实验中,每组垫圈至少要做三次实验,并将三次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2)在实验中,小车是利用(__________)来前进的。(3)在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4)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判断(__________)。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