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输血不良反应分类(一)发热反应(二)过敏反应(三)溶血反应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严重者约占1/3,死亡率高达36%,应积极组织抢救;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症状较缓和,严重者少见,只要及时诊断并作出相应处理多能转危为安。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必须重视血液标本、坚持正反定型、做好抗体筛选及严格交叉配血。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严格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程序中防止发生错误的最后一道“安全岗”。所谓“严格交叉配血”是指所采用的方法必须能检出ABO不相容及ABO系统之外的,有临床意义的抗体(主要为IgG类抗体)。虽然盐水法配血最为简便、快速、成本低,但有局限性,它不能检出IgG抗体(如Rh系统的抗体)。欧美国家常用抗球蛋白法检测IgG抗体,我国适合应用凝聚胺法,因为凝聚胺对Rh系统特别敏感。我国以Rh系统引起的迟发性溶血性输反应最为常见。因此,为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联合应用盐水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比较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如有条件可采用微柱凝胶试验(又称卡式配血)则更为安全、可靠。(四)细菌污染反应(五)循环超负荷(六)肺微血管栓塞(七)酸碱平衡失调(八)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九)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十)输血后紫癜(PTP)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处理程序(四)血库或输血科收到输血反应的样本后,应立即做以下基础性检查:1.复核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配血试验记录及发血单;2.复查病人ABO血型(输血前留置标本及反应后采集的血标本);3.复查输血前留置的献血者血标本及血袋中剩余血的ABO血型;4.病人输血前、后血标本与血袋中剩余血作交叉配血试验,采用盐水法与凝聚胺法或酶法,最好采用抗球蛋白法配血;5.输血前病人的血标本作Rh血型(尤其是D、E)检定;6.反应后要及时采血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选试验;7.怀疑是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取血袋血直接作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细菌,取血袋血和反应后病人血液,分别在4℃、22℃和37℃作需氧菌和厌氧菌细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