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之离骚.docx
上传人:闪闪****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学方案之离骚.docx

教学方案之离骚.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方案之离骚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对比手法。如: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二、语法总结1、通假字辟:通“僻”,幽僻道:通“导”,向导正:通“证”,作证,为证2、古今异义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以为:“以之为”的省略/认为代序:依次替代/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文章纯粹:美德,完美/1、不搀杂别的成分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捷径:邪出的小路/近路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同一个党派的人武:足迹/关于军事的3、词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4、特殊句式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