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森林****io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作文共分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例文”。主要写小作者仔细观察看到的景物。写得清楚、明白,充满同趣。第二部分是“习作要点讨论”。紧扣本次习作训练要点,对“例文”的有关写作方法)作了提示。第三部分是“作业”。先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然后建议充分进行习作的交流。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顺序抓住重点把在观察所见景物写出来的。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领会写发现一要新,二要细。3、按照“作业”要求,从观察到的景物中,选择两三次,有条理地写出来。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5】一、启发交流,导入新课1、交流平时生活中新发现的情况二、揭示要求,明确目标1、出示要求,思考:(1)写什么?(2)怎样写?三、学习例文,总结写法1、指名读,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新发现?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默读,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把发现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3、小结:这篇例文通过小作者细致的描写小作者又抓住了“新”这个重点,使文章变得具体、生动、有趣。所以,要写好这次作文,我们必须做到:细观察,抓重点。(板书)四、迁移写法,循序练习1、口述。①自由练说。②同桌互说③指名说④师生共同评议2、写稿。第二课时【36】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课后反思:习作三的教学,我吸取了习作二的.教训,没有先指导学生读例文,这样避免用例文的框框将学生牢牢套住。而是和学生共同走到了室外,在春天的校园中,和孩子们去共同发现。整整一节课,孩子们在垂桃的花香中,观察层叠的花瓣。在泥土的芬芳中,逗弄着“西瓜虫”(一种甲虫)。在他们的观察中,我是参与者,同时也是引领者。生:老师,我抓住了一只“西瓜虫”。师:在什么地方发现的?生:就在那!师:能具体说明白吗?生:就在假山边的泥土中。生:我也发现了,就在花坛的边上。生:草地上也有,老师,你看就在这些岩石的下面。师:这可不能称作岩石,还是叫做石块更形象。生:我知道“西瓜虫”因为怕太阳所以住在泥土和石块下。就像蜈蚣和蚂蚁。师:蚂蚁是住在石块下吗?想想。生:噢,不是,是在窝里。呵呵师:对,“西瓜虫”有窝吗?生:没有看见,可能它不修窝。生:老师,这有个洞,他是不是就住在这里?师:你仔细看看。生:不是的,我将“西瓜虫”放到洞里,它又爬了出来。师:“西瓜虫”有几只脚呀?生:不知道师:仔细看看。生将“西瓜虫”翻到过来,仔细的数着。生:哈哈,我知道了,有十二只,还有两个触须生:老师,你快来看,“西瓜虫”会爬墙。师:它这爬墙的姿势,多像一个动画片中的人物呀生:我知道,是蜘蛛侠生:它和蚂蚁一样生:它和壁虎一样师:所以你可以猜想它脚上可能有什么?生:吸盘生:老师你看这两只“西瓜虫”见了面还是不理睬,各走个的。师:为什么它们没有撞到一起?仔细看看相遇后的情况。生:他们像蚂蚁一样,对着触须。哈哈……生: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叫它”西瓜虫“。因为我们一逗它,它就弯成了一个西瓜样,圆圆的,身上还有一些条纹和西瓜上的一样。师:你观察仔细,联想贴切。但是“它就弯成了一个西瓜样”的“弯”,能不能换个更合适的词?生: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