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杏山村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杏山村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一、杏山村基本概况杏山行政村位于眼岔寺乡政府驻地,辖花家洼、董家洼、杏山3个自然村,共120户482人,党员23人,全村以红枣为主导产业。2017年以来,杏山村根据本村的自然条件,在县乡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制定出符合本村村情的十年规划,并积极响应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红枣栽植面积和完善烤房配套设施建设,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去年新建标准烤房6座,对红枣面积进行打药、施肥、修剪等科学管理,邀请县枣业局技术人员进行枣园管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枣果业户农民的管理水平。二、农民收入现状农业以红枣为主导产业,截至2011年底,全村红枣面积达到2098亩,产量525吨;年末羊子存栏50只,牛存栏30只,生猪存栏55头;梨、薯类、瓜果等区域性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对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载止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与上年相比,人均纯收入增加2800元。全村85%的村民改建了住房,部分农户在县城盖起了楼房,20%以上的农户结合沼气能源建设实现了改厨、改厕,电视机、洗衣机早成为家家户户都有的日用电器,电冰箱、电磁炉等高档家用电器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参与率达100%,现在全村摩托三轮辆、座机电话100多部,手机200多部,三个村办起了红枣加工厂4个,村民有铲车、挖掘机5户,购置私家车6辆。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农民收入结构比例不断调整。农民第一产业收入比例稳中有降,占收入的80%左右,从事二、三产业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占收入的20%。二是农民收入途径不断增多。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和宽广的发展平台,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农民从事二二产业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走出土地、摆脱了土地约束,到土地以外创业创收已成为全镇农民致富的途径,农村劳务经济日渐升温,致富渠道不断拓宽,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创造了更宽阔的空间。三是农民收入增加,可支配性消费增长缓慢。近年来,全村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农村的好政策、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农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增加,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再投入增加,致使农民收入增幅缩水,各种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可支配性消费增长缓慢。四是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加大。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对发展经济的认识、能力和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不同,一批素质高、积极调整、起步早的农民迅速致富,并依靠自身发展的经验、开拓的市场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批农村致富户,而那些等、靠、观望、因循守旧的农民没能及时发展起来,收入明显低于致富户。三、制约农民增收因素一是科技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民对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开发高效农业有较高的热情,但受科技文化素质的限制,只敢远观不敢近摸,对带“高、新、尖”字样的事物,望而却步,部分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信心不足,存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荆绳的思想,对农业以外创业门路少,获得致富信息渠道窄,开拓市场能力差。二是创业资金短缺。群众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闲散资金较少。银信部门对农村贷款额度有限,对那些收入较低的农民发放较小贷款甚至不给予贷款,造成低收入家庭想致富却苦于没资金的困局。三是社会事业性负担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各类生活开支项目增多,数额增大,子女上学、子女结婚、看病就医、关系交往等都要远远超过生活开支,社会事业性负担的加重,势必对生产的再发展、再投入的资金产生影响。像子女结婚,从认识到结婚至少有五六万元的花销。四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生产成本高。农村以农业为主。随着各类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农业单位投入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地膜、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增幅高于农产品价格增幅,生产成本高,导致了农民增产不增收,增收缓慢。五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标准化生产有待提高。目前全村已形成了枣果、草畜等为主的基地,由于产业链条不够长,农产品的增值空间较小,大多以出售原料型为主,且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滞后,产品市场适应性差,销售难、价格低依然制约农民增收。四、提高农民增收致富途径首先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水平。要围绕市场需求,怎样调、调什么,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调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出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调出规模、调出效益。同时要在提高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水平上下功夫,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标准化模式,把农业专业协会,作为带动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力量来抓,在主导农业产业上建立一个协会,发挥其在生产资料、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标准化生产。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建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每一个产业上都有几家深加工企业,像我乡红枣业已达到这一要求,但在产品档次低、市场开拓上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