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期中考试总结数学期中考试总结数学期中考试总结今天早上,年级组长把这次期中考试的所有数据都整理出来了,单看成绩,所教的两个班在同类的班级还算不错的,6班(体育班)的平均分是44.76,10班(理科班)的平均分是40.95.且10班的尖子分也较突出,在年级表彰的前20名中,10班包揽了前三名。尽管表面上的成绩是令人满意的,但细细分析学生的考卷,有几个方面不得不令我深思:一、优生到底是我教会还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因为我校数学科在进行《高中数学必做100题》的实验,本次的考卷的题目在考前把试卷类似的题型已经让学生先做了,并且还评讲了,有些题目甚至都已讲了好多遍,为什么仍有这么多的学生做不出来、考不好!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反思平时的课堂,我经常是怕自己所讲的内容学生不明白,于是不停地讲,讲到学生好像是明白了。通过考试再一次证明,大部分学生是不明白的,就算课堂上点头表示明白的也仅是似懂非懂的。所以,这种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的想法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他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这次考试上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二、严师不定有高徒,但不严的老师一定没有高徒。人都有懒惰的天性,特别是我们学校那个层次的学生,他们其中大部分都没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的,所以,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去偷懒。如果教师要想大部分学生都掌握较好,还得在课堂上、作业上严格要求他们,并严防学生不做作业或假做作业。本次考试就是个例子,像考了1分,3分,7分,9分的学生就是典型的偷懒分子,他们根本就没有把之前布置的作业去落实,而这样的成绩出来后更加打击他们的信心,旦形成恶性循环,学生便会自暴自弃,而且师生关系恶化。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对于这部分后进生除了倾注更多的爱心外,还要对他们更加严格。三、个人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水平也会提高的。虽然从教也有几年了,但对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没能够很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课堂上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差生的教育没有很好的办法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自己的教学思路不够开阔,常常会固守于教材,学生在学的时候也学的较死,不能举一反三。考卷上的简便计算就反映了这一点。通过这次考试,我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思考一些好的办法去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愿意学,乐意学,积极主动地学。.在个人专业素养方面也努力提高自己。平时多看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杂志,特别是与自己所教年级有关的。多听课,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数学期中考试总结期中考试结束了,成绩也应经公布了,看到学生取得的成绩,几许喜,几许愁,高兴的是很多同学获得了高分,而且毛世玉同学获得了满分,愁的是也有很多同学还不及格,打了40、50分。其实,考试无常,主要是学生自己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即可。不必抱怨,不必遗憾,给自己的的是前进的空间,前行的力量,看准前方的目标,不断努力,不断争取,不断行进……★★试卷分析:试卷满分120分,其中选择题36分,填空题20分,解说证明题64分,涵盖了教材前三个章节内容,考点突出,难度适当,符合新课标课改理念,理论联系实际,平均分78.62分,及格率65%,优秀分96分,优秀率35%。丢分严重的试题是选择题第6题,主要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填空题第15题,主要是对折叠问题的理解不了,需要努力;计算题的平方根和算数平方根的概念混淆,没弄清楚;证明题24题,很多同学的书写太乱,思维不严密,导致证明一团糟;再有就是25题,同学们仅限于回答,忽略了过程,自己要说明原因为最好。★★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有:毛世玉120孟令康109李凤娇107张光泽111白茹梦107杨钰娴107杨天宇108马晓浈103张祥晖100魏长茂107尹紫微114孙傲伟109周煜颖107吴静萱106韩双雪105尹志恒106韩淑迎106刘雅婧105★★成绩落后的原因:1.讲课速度快,说话速度更快,学生没等反应过来呢,已经说完了;2.辅导学生次数太少,多辅导学生,亲其师信其道;3.课堂上等待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反思醒悟,自己已经进行下一个知识点了;4.学生遗留的不懂的知识点太多,没有及时给学生反馈矫正;5.学生自己静不下心来做作业,只想着做完去玩耍;6.一些考点,重点,难点没有抓准,有些偏离;★★下一步要采取的措施:1.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吃透挖深教材内容,领悟教材思想内涵和精髓,把握教材思路,灵活运用教材教法,精心备课、上课,用丰厚的知识底蕴把学生教好,培育好,引导好,让课堂更精彩,吸引学生注意力;2.精选例题习题,让学生在精讲精炼中提高成绩;3.降慢说话速度,让所有的学生都听得到,听得懂,理解最重要;4.课下多找学生辅导或询问课堂听讲问题,补救课堂的疑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