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花教案.docx
上传人:春波****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色花教案.docx

七色花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色花教案七色花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色花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七色花教案1一、激趣导入板书:《七色花》谁见过七色花?(没见过),那么,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七色花什么样?哪些地方与其它花不同?谁有七色花?这七色花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作用?)过渡:刚才同学们围绕题目提出的问题很好,很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我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通过读解决。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请同学说一说,你读了一遍课文知道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回答。(课文主要讲珍妮意外地从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种种愿望,并且用它帮助了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的事。)三、快速默读,自学生字词1、要求读准字音。秩:应读zhì,不要读成chì。跛:应读bǒ,不要读成pǒ。2、理解词义。陌生:生疏,不熟悉。合拢:合在一起。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眨眼功夫:形容时间极短,瞬间。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跛子:跛脚的人;瘸子。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四、引导探究性学习1、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后,一定会有许多疑问或感兴趣的话题,请你再快速读浏览一遍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内容用﹏画下来;有疑惑的句子用画下来。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受,解决问题。以下句子要重点理解:(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这最后一片,要它做什么事,得好好想一想。(这句话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时的想法。得好好想一想,说明她此时已经意识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义及作用不大,因此,对最后一片花瓣显得格外地珍惜,她要让最后一片花瓣充分发挥作用,把它用在可用之处,用在有意义之处,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2)珍妮想买巧克力糖,买蛋卷可是吃过就没有了;买三轮小车,买电影票不,等一等,让我再想想看。(这句话写出了当剩下最后一片花瓣时,珍妮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她脑中闪过了不少念头,然而又被她一一否决了,因为她发现如果买吃的,吃过就没有了;买玩的,玩一段时间就腻了;看电影,看过就完了让我再想想,说明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有意的帮助)五、指导朗读课文中有一句话飞吧,飞吧!我要出现的次数较多,但是每次出现情况都不相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根据每次出现的具体情况,联系上下文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前几次七色花满足了珍妮的愿望,她感到很开心,要用轻松的语气读。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在朗读时,先要读出小珍妮心情沉重,认真思考的语气,最后要表现出小珍妮帮助了别人后那种愉快的心情。六、讨论1、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样用?2、我们周围有什么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举出具体实例,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七色花教案2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一个善良、助人为乐的人。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七色花这个故事。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珍妮善良、纯真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理解珍妮用掉第七片花瓣最有意义,体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阅读要求二、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2、按阅读提示的要求回答问题。三、自学汇报1、指名分小节朗读,汇报朗读情况。2、汇报自学的词句。3、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从这篇课文中都体会到了什么?5、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质疑。四、全班交流,精读解疑1、练读小姑娘使用七色花的经过,分析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2、分段朗读课文,说说说珍妮的每片花瓣都是如何使用的?体会小姑娘的心理变化。3、你认为珍妮是个怎样的人?注意读一读珍妮所想、所说的话,仔细分析,认真思考,要把你的观点和看法讲清楚。五、课堂小结六、想象拓展1、要是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用?2、把你的想象写下来,注意写完后读一读,把语句写通顺。板书16七色花迷路第一朵━回家第二朵得到七色花第三朵第四朵任性使用七色花第五朵第六朵第七朵━帮助别人,最有意义。积累·运用四训练要求1、辅导学生熟读、背会《对子歌》。2、指导学生读通、读顺《纸上谈兵》的故事,懂得理论要联系实际的道理。3、指导学生讲童话、演童话、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训练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对联。2、收集童话故事,准备一些道具。训练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训练要求完成总要求1、2。训练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读一读,背一背1、学生自读,感知对偶的修辞方法:(1)正确朗读下面的对联。(2)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下来。(3)边读边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