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制度范文(17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热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制度范文(17篇).docx

最热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制度范文(17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热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制度范文(17篇)这个分类涉及一些不太常见但同样重要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问题。审视自己的过去表现,找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每一次经历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制度篇一(1)实验人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性能和使用,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2)微生物室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不必要的污染;(3)凡接触微生物的实验,工作人员应小心使用,确保安全,使用后必须用酒精消毒手和台面,有条件的必须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操作;。(5)不使用无标签(或标志)容器盛放的试剂、试样;(8)严格遵守安全用电规程。不使用绝缘损坏或接地不良的电器设备,不准擅自拆修电器。(9)实验完毕,实验人员必须洗手及消毒后方可进食,并不准把食物、食具带进实验室。实验室内禁止吸烟。(10)实验室应配备消防器材。实验人员要熟悉其使用方法并掌握有关的灭火。(11)实验结束,人员离室前要检查水、电、燃气和门窗,确保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制度篇二第一条加强实验室科研管理,是实验室科学分析符合生物安全规范,对实验室师生身体健康负责,根据卫生部“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等,参照国际公认的生物安全原则,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条本管理制度中所述“生物安全”包括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品及相关废弃物等可能导致安全损害的内容。第二章管理责任第三条实验室负责人对所有分析人员和实验室来访者的安全负责。第四条各课题组负责针对实验室的特点制定、维护和监督有效的实验室安全计划。第三章管理制度第五条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课题组负责人人应按照“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符合有关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及时阻止不安全的活动。第六条实验室员工安全管理所有人员上岗前均应系统地接受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培训。要求所有人员根据可能接触的生物接受免疫以预防感染。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及免疫应包括运输和清洁员工的特殊工作人员。第七条实验环境的安全标记及要求实验室内应系统而清晰地标示出危险区,且适用于相关的危险;在某些情况下,宜同时使用标记和物质屏蔽标识出危险区;应清晰地标识在实验室或实验设备上使用的具体危险材料;通向工作区的所有进出口都应标明存在其中的危险。应使涉及的非实验员工(如维修人员、合同方、分包方)知道其可能遇到的任何危险。实验室的每个出口和入口应可辨别,入口处应有标记,标记应包括国际通用的危险标志(如:生物危险标志、火线标志和放射性标志)以及其他有关的规定和标记。应设紧急出口并有标记以和普通出口区别。应急撤离路线应有在黑暗中也可明确辨认的标识。实验室入口应有可锁闭的门。门锁应不妨碍紧急疏散。第八条实验室运作的管理程序实验室须根据实验对象、生物危害程度评估、分析内容、设施特点、设备具体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1)员工的健康监护;2)实施危害评估,采取措施的安排;3)化学品和其他危险物品的确认(包括适当的标识要求)、安全存放与处置及监控程序;4)操作有害材料的安全行为的程序;5)防止高风险和污染材料失窃的程序;6)确认培训需要和教材的方法;7)获得、维护和分发实验室所有使用材料之安全数据单的程序;8)实验室设备安全去污染和维护的程序;9)紧急程序,包括漏出处理程序;10)事件记录、报告及调查;11)废弃物处理和处置。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应包括:对涉及的任何危险以及如何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之详细的作业指导。负责工作区活动的管理责任人每年应对这些程序至少评审和更新一次。第九条实验室安全工作行为洗手: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者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者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进食或吸烟前、接触每一患者前后应例行洗手。接触生物源性材料:实验室工作行为的'设计和执行应能减少人员接触化学或生物源性有害气溶胶;处理、检验和处置生物源性材料的工作行为应尽量降低污染的风险;执行污染区内的工作行为应注意预防个人暴露;如果样本收到时有损坏或泄露,应有穿着个人防护装备且受过培训的人员开启样本以防漏出或产生气溶胶;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开启此类容器;如果污染过量或认为样本由不可接受的损失,则应将样本安全地废弃而勿开启,禁止口吸移液。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安全操作尖利器具及装置: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剪、弯、折断、重新戴套或从注射器上移去针头;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磨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置换。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含有传染性生物因子,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