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水》大班教案.docx
上传人:玄静****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奇妙的水》大班教案.docx

《奇妙的水》大班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奇妙的水》大班教案《奇妙的水》大班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奇妙的水》大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奇妙的水》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孩子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2、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4、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1、请孩子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实验。2、准备一只煤炉、锅、烧杯。3、挂图一幅。活动过程:一、朗诵散文诗《会变的水》,引导幼儿思考水是否真的会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二、回忆生活经验和在家做的“水变冰”的小实验,讲述“水是怎样变成冰的”。三、孩子观察水遇热的变化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孩子观察:1、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2、你们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3、水气是从哪里来的?4、水变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5、杯子里的水有没有少?6、水在什么时候变成水蒸气的?四、引导孩子讨论“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1、提问: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汽变成水?2、孩子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3、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操作验证。五、帮助孩子梳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经验:当水的温度在“0”度以下时,水就变成冰。冰融化了变成水。水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六、跟读散文诗《会变的水》,启发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活动反思:反思一:创设环境有利于孩子反思二:追随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反思三:当提问不利于孩子活动时,及时引导,加以调整。反思四:重视幼儿的探索让孩子,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存在问题:1、我在课前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操作观察的材料,如每组准备一只酒精炉、烧杯,让每个孩子都能亲自进行实验探索,从而能更加引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2、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于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3、对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整的孩子行为还比较谨慎,不够大胆。如在这次活动中的生成课程转换得比较犹豫。4、及时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还不足,活动后立即反思显得条《奇妙的水》大班教案2知识背景本活动运用的知识是有关与饱和溶液和改变液体密度等有关知识。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增加溶剂密度的方法:添加溶质。本活动的科学原理在于将糖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使该溶液的密度增大,沉入水底。方法背景本次活动采用了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试一试:这是本活动开始的部分。为了让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采用了先观察的方法。请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两种液体——一杯普通的水,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想一想:“把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教师在到红水的时候应在杯子后面放一张白纸以便幼儿观察。在幼儿看到水分成两层后,请幼儿用自己面前的两种水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分成两层。让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下自己亲手实验,引起幼儿实验和探索的欲望。说一说:本环节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亲手的实验和教师倒的水进行比较,教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幼儿把自己想说的事说出来,并提出一些让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回答的问题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小朋友倒的水和老师到的水一样吗?那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教师可以在幼儿急切的期盼下说出答案“把许多白糖放到红色的水里,使劲的搅,一直到化不开为止。”让幼儿明白,红色的水能沉到水底是因为里面有许多的糖,水就变重了,重的东西自然就沉到了水底。做一做:本环节是采取了幼儿自己动手实验的方法。在幼儿实验时知道什么样的液体可以沉到水底,用什么方法制作这样的液体。让幼儿和第一杯水比较,知道两杯水的不同。一、本次活动完成的《纲要》和国家《科学》课程的目标有:1、通过幼儿的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鼓励幼儿运用恰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二、示范性方案(一)活动目标:1、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的兴趣并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2、在幼儿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二)活动准备:两杯红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儿人手一份)(三)活动流程:(四)活动过程:1、看一看,想一想谈话导题:“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教师把事先调好的红色的饱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了让幼儿观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衬上一张白纸。幼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