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危险品泄漏应急预案在我们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危险品泄漏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危险品泄漏应急预案11、目的为了在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时,能迅速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和救援,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能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好事故,特制定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部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处理。3、组织机构及职责3.1组织机构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3.2职责分工3.2.1组长职责(1)统一指挥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处理。(2)负责向项目处、项目部领导汇报事故情况。(3)负责联系当地医院、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工作。3.2.2副组长职责(1)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2)负责与组长、各救援部门之间的联系。(3)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并进行监督。3.2.3组员职责(1)协助副组长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处理。(2)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实施。(3)负责指挥事故应急救援状态下的生产和物资投入使用。(4)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监护工作。(5)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6)负责向副组长反映救援物资使用情况。4、应急处理程序(1)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后,发现者立即报告应急救援小组组员。(2)组员立即汇报组长。(3)组长立即组织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同时准备好车辆等抢救物资。(4)立即将遭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伤害的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5)如发生大范围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119,请专业人员来现场进行急救。(6)组长负责向上级领导汇报和对外救援联系。(7)组长组织人员和车辆,对遭受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的患者边救治边送往医院抢救。(8)应急救援小组组员在事故发生后,立即疏散场内无关人员,并禁止与应急救援无关车辆和人员的进入,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5、物资储备序号物资/设施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急救箱个12担架副13小双排卡车辆34日本丰田4500辆16、通讯录序号联系单位联系人职务联系电话1项目部2项目部3项目部4项目部5项目部6项目部7项目部8项目部9.项目部10.项目部11.库尔勒人民医院12012.库尔勒消防大队119危险品泄漏应急预案21总则1.1编制目的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1.2工作原则根据“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以“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控制事故扩大、降低环境污染、保障车道畅通”为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与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充分整合现有的专业和社会应急救援资源、完善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明确、反应快速、救援有力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体系。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4适应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通过高管中心所属收费站运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2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站长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负责人,征稽股是事故处置职能部门,办公室是事故处置日常管理部门,收费站全体人员都是事故处置的责任人。2.1征稽股职责:(1)在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等威胁人身安全事件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2)负责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3)组织和提供在抢险过程中及善后工作的物资及车辆供应。(4)当危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2.2日常管理办公室职责(1)明确本应急预案修订周期,日常检查。(2)组织对本应急预案进行演练。(3)发生事故(原因、处理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4)定期检查收费现场灭火器、消防箱、防护用品(防毒面具)是否符要求,如发现不符合的应立即更换。(5)建立经常经过收费站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台账(车牌号、所装物品、如何处理)。(6)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定期组织针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进行培训和模拟演练。2、预案的培训3、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程序的实施内容和方式。4、确保应急救援人员熟知各自的职责和任务。5、熟练掌握器材装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6、熟知灾害现场的危害、危险特性,配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7、发生火灾、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