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和地藏经共念功效.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金刚经和地藏经共念功效.docx

金刚经和地藏经共念功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刚经和地藏经共念功效金刚经和地藏经共念功效2021-02-2209:00:02小编:admin金刚经是不停的在破一切相,甚至把空性也要破掉。地藏经是在建立轨则,一点一滴,善恶因果分明。地藏菩萨本愿经最后结尾是虚空藏,表一切法同入法性,空性能生一切法,空性能满一切愿。地藏十轮经最后结尾也是虚空藏。可见地大坚实之极,即是虚空。记得十几年前我读虚空藏经,经里写,虚空藏菩萨来的时候,极强烈的法性光明笼照大众,无眼耳鼻舌身意,一切菩萨天龙鬼神皆大惊恐,都急向佛求救。佛就说:不要怕,这是虚空藏菩萨的法性光明。我当时看了就不以为然,心想,这有什么好怕的,不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吗?不就是强光吗?我要在场,肯定是不会害怕的。后来我专修地藏经,求地藏经里面说的那个多闻灌顶,有一天晚上,睡在床上,一阵极强烈的光明就出现在头部,就如同虚空藏经里写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我害怕极了,心里狂念:不要,不要。于是那个光明就消失了。只三秒的样子,却如同经历了一个小时一样可怕。“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一句最为经典,与前面一句“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正反碰撞,能生出无数种的解读法。后面那一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是亦正亦反,又可以生出无数种的解读法。一切因果轨则从此而建立。所以,我常常劝人把金刚经与地藏经合起来读。每天可以读一遍地藏经,然后读三遍金刚经。几年来,我都是劝别人金刚经与地藏经合修,并没有感觉不妥。拓展阅读:学习金刚经的功德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典,是记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读诵这部经的人很多,可是我们往往念过就算了,正和念佛一样,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心里存着阿弥陀佛普度众生不可思议的无边功德?我想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如果心中能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不可思议无边功德,一定更能和阿弥陀佛相应,也更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如此,念经也如此,所以如果我们念金刚经时,能心中念念不忘金刚经的功德,一定更能和佛在金刚经里讲的道理相应,更能得到好处。“金刚经的功德”这个题目,说得完整一点,应该是“受持金刚经的功德”。所谓“受持”,“受”就是接受;“受”比了解要更进一步,换句话说,了解了一个道理,生起了信心,所以诚心接受,这是“受”的意义。“持”是“持久”的意思,就是懂得道理之后,在心中念念不忘,且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上。所以受持金刚经,简单地说,就是明白了解金刚经的道理,有了信心,诚心接受,而且忆念不忘,能用在日常生活上,这样才可以叫“受持”,这样的受持读诵,或为他人解说,并不一定要全部的经文,经中一再地说“乃至四句偈等”,就是指,既使是一小段,几句经文,就已是功德大得难以想象了。佛是一位非常细心、非常慈悲的老师,他担心我们的心量大小,容纳不了大法,不肯相信受持金刚经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他特别在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我若具说者”就是说,我如果将这种功德统统讲出来,或者有人听了,心里会起狂乱,狐疑不信甚至生起毁谤,造意业、口业,这样反而害了这个人,所以佛说,我实在还没有将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在金刚经里统统讲出来哩!那么,佛在金刚经里已经讲出来的功德、福德,究竟有多少?佛用了好几种譬喻说明。首先拿布施七宝的福德来比较。“七宝”简单地说,就是金银珍宝。“布施”就是帮助他人。“七宝布施”是拿金银珍宝来帮助他人。在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拿了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福德大不大呀?三千大千世界是很多很多的世界,好比现在的天文学家说的“银河系里有很多很多的星球”。你想若以装满了这许多世界的珍宝来帮助人,这样的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很大,世尊。”佛又说:“倘若另外有一个人,他受持金刚经,甚至只有一小段,或几句经文,解释给别人听,这个人的福德,要比前面那个人用七宝去帮助别人的福德更大,这已是大得不可想象了,可是这还只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已。”再看经文,佛用恒河的沙做比喻,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河中的沙很细,是出名的多沙的河。佛说如果我们有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再把这许多恒河的沙加起来,这么大的数目,如果装满了这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你说大不大呀?须菩提说:那真是大得无可比喻了。可是佛又说倘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希望各位听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