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评选方案评选方案篇1一、活动主题:以感动校园传递爱心为主题,发现身边的典型人物,以身边的榜样影响身边的人。二、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贯彻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的正确决策,加深和谐校园的发展内涵。学校师生应从思想上树立起“和谐校园”的理念,在日常言行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必须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确立正确是非观念,弘扬校园正气。为此,师生必须加深了解,而且了解必须是细致的,全面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正是为了在同学们中间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先进的事迹、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引导同学们的日常行为,大力弘扬教职工“爱岗敬业、爱生奉献”的良好师德风范,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开展z实验学校“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实施方案如下:二、活动阶段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团队倡议“读君子书、做君子人”感动青春,感动校园,传递爱心。)第二阶段:各班及教研组推荐1-2名候选人。第三阶段:评委评审确定20名学生候选人,3名教师候选人。第四阶段:公布候选人名单,场外投票,评委打分后进行排名。第五阶段:公示“感动校园人物”名单(10名学生2名教师)第六阶段:颁奖三、组织机构组长:z副组长:z成员:z专干:z评委:z及以上人员四、参评对象和条件对象:现在本校的'教职工和学生均可参加条件:具有优良的道德素质和个人品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于学习,志存高远。参评对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勤奋学习,工作努力,在平凡的生活的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表现特别感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成绩突出。2、个人经历或行为符合当前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及时代精神,比较特殊的面对家庭贫困、自身残疾或疾病,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或挫折,积极应对,永不言败,以巨大的勇气接受挑战,自强自立,以良好的心态和执着的信念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成才。3、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前茅,事迹典型,在同学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动作用。4、敢为人先,积极进取,敢与不良现象作斗争,个性阳光、率真、健康,爱好广泛,积极参加各项学生活动,有一定特长,尊敬师长,明礼诚信,拾金不昧等。5、能够尽己所能帮助弱小,积极参加各种爱心捐助活动,关心同学,乐于助人。6、例行节约,关注校园,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建设和谐校园不懈努力。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校园做出了突出贡献。z市z实验学校评选方案篇2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县青少年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鼓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五城联创”活动,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文明学生”评选活动,现就评选活动制订如下方案:一、评选范围和表彰名额(一)评选范围全县中小学(含中专、特校及民办学校,下同)在校学生。(二)表彰名额本次表彰全县“文明学生”100名,其中小学40名,初中40名,高中(含中专)20名。二、评选条件(一)自尊自爱,仪表端庄1、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明。2、不说脏话,语言文明。3、情趣健康,不进“三厅”等不适宜场所,不参加不正当的活动。(二)真诚友爱,礼貌待人1、关心集体,集体荣誉感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2、尊重他人,以诚相待。3、尊敬师长,与同学和谐相处。(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1、学法守法,遵守学校规章制度。2、专心学习,上课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3、兴趣广泛,特长突出,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1、能料理个人生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2、主动为父母承担家务劳动。3、生活节俭,不乱花钱。(五)严以律已,遵守公德1、爱惜劳动成果,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爱护公物。2、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3、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六)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县城、文明乡镇、文明社区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以“文明创建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文艺演出等宣传活动。三、评选程序和方法(一)本次评选工作采取各中小学组织推荐;乡镇和县直学校初选;社会公示;县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县委、县政府命名表彰等办法进行。(二)认真做好推荐材料报送工作。推荐材料包括:1、《罗田县文明学生推荐表》(见附件1)一式两份;2、二寸免冠彩色照片两张;3、事迹材料(1000字左右)。上述材料于20xx年10月30日前送教育局团委后集中报至县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对各单位推荐上报的候选名单采取集中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20天。(四)对获得全县“文明学生”称号的中小学生将颁发荣誉证书,并向社会予以公告。四、时间安排本次评选活动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阶段(9月30日之前)各中小学要结合本地实际,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团队主题活动、校园网等形式在全体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