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吡咯烷、吡咯、哌啶液晶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含氟吡咯烷、吡咯、哌啶液晶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含氟吡咯烷、吡咯、哌啶液晶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含氟吡咯烷、吡咯、哌啶液晶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的中期报告摘要本文介绍了含氟吡咯烷、吡咯、哌啶液晶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的中期报告。采用亚胺化反应和分子内C-H氟化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含氟吡咯烷、吡咯、哌啶液晶分子。对合成的液晶分子进行了光学显微镜观测和热学性质测试。结果显示,所合成的液晶分子均具有优异的液晶相性能和温度稳定性。其中,含氟吡咯烷液晶分子的液晶相温度范围最宽,可达68-226℃。此外,研究了液晶分子的电光性能和场效应特性,探讨了液晶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制备高性能有机液晶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关键词:含氟吡咯烷;吡咯;哌啶;液晶;场效应1.引言有机液晶材料是一类具有优良光导、电导、形变和光学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光电通信、光存储、传感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升级,有机液晶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其性能指标的提高越来越高。其中,液晶分子的液晶相性能和电光特性是影响有机液晶器件性能的重要因素。含氟吡咯烷、吡咯和哌啶等含氟杂环化合物由于其分子内取代基对杂环平面的调整作用,可以控制其分子形状和液晶相性能。同时,液晶分子中引入氟原子,可以增强其分子的电子亲和力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其电光特性和液晶相稳定性。因此,含氟吡咯烷、吡咯和哌啶等液晶分子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含氟吡咯烷、吡咯和哌啶等为基础单元,通过亚胺化反应和分子内C-H氟化反应等方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基结构和长度的含氟吡咯烷、吡咯和哌啶液晶分子。对其液晶相性能、电光特性和场效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液晶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有机液晶器件的性能调控提供了新思路和实验依据。2.含氟吡咯烷、吡咯、哌啶液晶分子的合成本文采用亚胺化反应和分子内C-H氟化反应等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含氟吡咯烷、吡咯和哌啶液晶分子,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其中,以含氟苯胺和环己酮为原料,通过亚胺化反应合成含氟吡咯烷类液晶分子1-3;以含氟苯胺和吡喃-2-酮为原料,通过亚胺化反应合成含氟吡咯类液晶分子4-6;以含氟苯胺和哌啶酮为原料,通过亚胺化反应合成了含氟哌啶类液晶分子7-9。进一步,在合成过程中引入分子内C-H氟化反应,实现了对液晶分子的取代基结构、长度和位置的精确调控。图1.含氟吡咯烷、吡咯、哌啶液晶分子的合成路线3.液晶分子的性能测试为了考察所合成液晶分子的液晶相性能和稳定性,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其液晶相进行了观测,并进行了热学性质测试。结果显示,所合成的液晶分子均具有较好的液晶相性能和温度稳定性。其中,含氟吡咯烷液晶分子的液晶相温度范围最宽,可达68-226℃。此外,对液晶分子的电光特性和场效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所合成液晶分子具有一定的电光特性和场效应特性,优异的液晶相性能和稳定性对其电光性能和场效应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4.结论本文通过亚胺化反应和分子内C-H氟化反应等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基结构和长度的含氟吡咯烷、吡咯和哌啶液晶分子,并对其液晶相性能、电光特性和场效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所合成液晶分子具有优异的液晶相性能和温度稳定性,适用于液晶显示、光电通信、光存储、传感等领域。此外,研究了液晶分子的电光性能和场效应特性,探讨了液晶分子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制备高性能有机液晶器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