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作文实用的初中作文汇总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初中作文篇1平时,我写作业很粗心。每一次作业本发下来,都有错题。它影响了我的成绩,真烦人。一天,我们班考数学,我检查了一遍,没有查到错误,就交卷子了。后来,老师报成绩,先报100分的同学,没有我。我想可能是95分吧。老师又报了05分的同学,还是没有我。老师又报了90分和85分的同学,也还是没有我的名字。我到底考了多少分?我心里开始发慌了。“操操,84分。”老师的声音不太大,却像一声惊雷,震得我发呆了。难道我只考了84分?不可能吧?我检查过没有发现错呀。我正在发愁,卷子传到我手上。原来我把加号看成乘号,把加法当作乘法来计算,真是恨死人了!唉,有什么办法呢,谁叫我太粗心呢?回家的路上,我想爸爸肯定间我这次数学考了多少分。我应该怎么回答他呢?走到家门口了,我不敢叫爸爸开门,只是站在门口等着。忽然,我看见爸爸开门了,爸爸叫我进来,说:“这次你考了多少分?”我惭愧地说:“我考了84分,太差了。”爸爸没有做声。我又小声说:“我又粗心了。”爸爸温和地说:“这次我原谅你,可是下次不能再粗心了,如果还是这样的'话,爸爸可要打你了。”第二次考试,我记住上次的教训,细心做题,做完后,每道题又都重新计算了一遍。考卷发下来了,我得了100分。回到家,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很高兴。妈妈说:“星期天一定带你去公园玩。”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同粗心告别!初中作文篇2人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但我们仍不惧困难,踏过荆棘坚定前行,只因我们相信,在那路的远方,有我们所追逐的理想。“志之所向,金石为开”。只有坚定心中的理想,才能走向那梦中的远方。敦煌女儿樊锦诗坚定理想,走向了她心中的远方。1963年,樊锦诗北大毕业后,应国家要求毅然前往位于西北大漠的敦煌莫高窟,向着那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远方坚定前行。通讯困难,交通不便,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她仍然坚守;被认为“严厉”,不近人情,旁人的误解没能使她身心动摇,因为她不曾忘记要在敦煌做点实事的理想,不曾忘记那传承中华文脉的远方。她引入了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数字敦煌的伟大构想,从1963年至今,这位江南女子就这样在西北大漠无怨无悔地坚守了56个春秋,为中国敦煌学的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樊锦诗心中的理想,引领她走向了远方。史蒂芬﹒霍金坚定理想,走向了他心中的远方。21岁时,霍金被确诊患有渐冻症,在这本该最为风华正茂的年纪里,永远丧失了行走的能力。命运仿佛和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但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她却从未忘记她心中的理想,依旧坚定地走向那追求真理的远方。他在脑海中想象着、论证着、计算着,他的身体虽然被禁锢在轮椅上,可他的`思想都在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自由地翱翔。凭借着这坚定的理想,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断出黑洞的大爆炸,他将物理学推到了前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更是缔造了渐冻症病人活到85岁高龄的奇迹。正是霍金心中的理想,引领了他走向了远方。“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心有坚韧不拔之志。”也许通向远方的道路仍然漫长,但只要我们坚定心中的理想,不懈地向前行进,我们就会发现,远方,其实近在眼前。初中作文篇3今年对我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这是我的本命年,也是我成为上班族以来的第一个整年。文秘工作是我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起点,我对最什么我的人?看到这个题目,我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填“爱”字。最爱我的人无非就是我爸!老爸对我的管教是从我上小学时开始的。八岁时的一天,老爸兴冲冲的买回来几本书。我一瞥封面上的.大字:淘气包马小跳。看上去就挺好玩的。于是,我眼疾手快先抢了一本《笨女孩安琪儿》,便囫囵吞枣地看了起来。“急什么?又没人跟你抢!”于是乎,我看书,老爸也看书;我常常晚上九点还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马小跳》,没想到他看到十点半!他还总是和我比复述故事情节——当然,我每次都输!那几本《马小跳》我都用包书纸小心翼翼的包好,藏在书柜底下,无论现在家中藏书数量多么庞大我也没让它们从我家搬出门去。我至今记得封面上马小跳爸爸用大手举起儿子时的幸福情景。十二岁时,语文老师希望我们去看《读者》。此乃初中阶段能付做我们学习的精神食粮。我当天一回家就嚷嚷道:“老爸,我要看《读者》!我们老师说这个对学习有用!”“《读者》是吧?明天下班后给你买回来!”老爸从报纸旁弹出了他的脑袋。我很高兴,晚饭是的胃口也出奇的好。谁知第二天早上竟下起了滂沱大雨。来到学校时,我心情有些急躁。进了教室后,旁边已经来了的同学,有几个人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白色封面的《读者》,讨论了起来。其中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