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校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学校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保不齐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将危害降到最低,往往需要预先编制好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校校园安全应急预案1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突发安全事故报告联系电话:3521180根据安全应及事故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学校各科室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二、安全事故报告及处理程序1、报告制度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2、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5——10分钟内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直到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3、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党纪政纪处分。二、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故处理1、学校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2、学校危房一律不允许使用,封闭的危房要树立警示牌,设有隔离栏。3、学校发生建筑物、危房安全事故,迅速组织师生疏散至安全地段,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上级教育部门。4、对手上师生组织抢救,及时报告110、求援助,封闭事故现场。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学校校园安全应急预案2一、指导思想以建设平安校园为目标,牢固树立“教书育人、安全第一”的思想,充分发挥本校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正确、快速地处理本校突发公共事件,确保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稳定。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大坪中学校内发生的,依据有关规定需要镇、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助进行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1)人员伤亡事故;(2)危及学校安全的刑事案件;(3)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的紧急事件;(4)校内发生重大火灾的;(5)校内一次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人数在10人以上的;(6)学生发生群体上访、闹事的;(7)其它突发事件。三、处置原则在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迅速、高效、有序开展抢救工作。四、指挥系统及工作职责学校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指挥和组织相关人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明博副组长:xx成员:值周教师、各班班主任(一)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2、启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组织实施救援行动。3、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到安全区域。4、救护受伤人员和寻找失踪人员。5、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护。6、做好事故善后工作。7、信息报告。(二)各处室及相关人员职责1、带班领导:负责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和送达,协调联络校长和各处室开展工作;负责事故的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等工作。2、值周教师:负责突发事件的报告和查处等工作。3、门卫人员:负责落实《门卫和门禁制度》和突发事件的报告。4、教导处:负责组织师生实施防、抢、撤和恢复教学秩序等工作。总务处:负责救援物资、器材、资金的调配。政教处:负责事故的查处。团委:负责事故处置前后的宣传报道。5、班主任、各处室负责人、各项工作负责人,负责安全事故信息的登记、报告、处理、建档,按学校应急领导小组要求开展事故前期的应急救援指导工作;协助处理突发事件,死伤学生的善后事宜;负责执行预案期间有关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值班;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五、救援程序1、实行事故信息报告直接责任人负责制。事故发生后,直接责任人立即向校长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后,凡应上报的在2小时内向县局安全股报告,并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类型,同时向公安、交警、安监、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告,请示紧急救援。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准确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原因、等级;事故先期救援情况;建议适应采取什么措施。2、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拿出先期处理意见,领导师生做好事故处置及救援工作。六、事故应急响应(一)校长是本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工作的是直接责任人,事故相关的人是具体责任人。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场,迅速启动本校事故应急预案先期处置,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师生生命和国家财产,控制事故的扩大。(二)组织现场抢救1、应急预案启动后,安全领导小组立即投入工作。各相关工作按领导小组的指令开展事故处置和救援工作。2、事故发生后要与当地有关部门紧密合作,使救援各部门能顺利地进入现场;抢救人员和物资能及时到位;现场秩序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