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精选6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精选6篇.docx

2024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精选6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精选6篇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学们参与校风建设的途径之一,并以此可以培养全校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4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劳动实践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实践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分析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分析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冯家镇中心学校综合实践及劳动教育方案:二、总体目标:劳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真挚劳动情感、掌握必备劳动技能、训练创造性劳动思维,使学生具备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乐于劳动、解决问题、激发创造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相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而言,我们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具备其特有的、阶梯式的不同学段目标,即培养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服务他人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这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二)能力目标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饰品。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4、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5、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三)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产,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爱护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三、具体实施策略1、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综合实践课、家长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少先队活动、红领巾街、垃圾分类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评选劳动卫士、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3、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1)开展校内劳动一是,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通过文明班评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卫生保洁。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活动:像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教室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二是,学校的劳动基地分为:菜园和种植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赏花、种菜,通过劳动课进行课间管理,让学生全程参与种植过程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室前后分给各班的包干区,学生负责栽植、浇水、除草。三是,校内设立志愿者服务岗位若干,招募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2)组织校外劳动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社区服务、服务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