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摘要】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原文及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皇帝的新装篇一二六【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想像和联想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2、体会文章各种精妙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形象。3、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学习重点】重点是领会作品内涵,养成诚实价值观【学习难点】难点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2、写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成为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3、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更衣()称职()随声附和()的确()赏赐()陛下()滑稽()骇人听闻()爵士()御聘()2、你能解释下列词语吗?呈报:滑稽:骇人听闻:不可救药:随声附和:精致:3、本文选自,体裁是一篇,作者是(国家)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4、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2)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3)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5、皇帝被骗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列举的原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a.自己生活奢侈,只想穿新衣。b.因为两个大臣说谎骗皇帝。c.自己既愚蠢,又爱虚荣。d.宫廷里的大小官员、骑士都在阿谀奉承,无耻献媚、讨好。6、分角色朗读课文。7、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合作探究】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3、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4、当小孩子说了真话后,老百姓也都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5、皇帝想去看新衣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描写他的三次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分别说明了什么?试作分析。6、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试就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7、课文中,皇帝、大臣、骗子的行为都是荒唐可笑的,为什么又能让人信服?8、这个故事有什么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拓展提升】请同学们就下面设定的情境,展开大胆想像,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像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任选其中之一进行训练、交流。)(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想像一下,皇帝的反应)(2)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想像一下骗子会说什么)(3)城里的人们都在怎样讨论这种神奇的布料,说什么,想什么?(4)皇帝看到新装后,回到宫里……(想像皇帝想什么,做什么)(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想像他会怎么做)(6)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教(学)后记】皇帝的新装篇二教案示例一课题:重点一童话的想象和夸张二童话的朗读难点1.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2.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作者、国籍,文章的体裁。教师小结童话的特点,突出“幻想、想象和夸张”,启发进入课文。二观看录相(或听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1.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2.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指导学生猜读: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精妙之处。三学生读,要注意正音正字。1.学生各选一个角色的几句话画出朗读标记后试读。(标记按下要求作:/表示节奏,→表示平调,↗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折调。)教师作示范,指导朗读。3.列出课文中出场人物名单及人数。4.选定角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