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docx
上传人:努力****南绿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docx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汇编12篇)《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1《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注解】:1、翠微:青翠的山坡。2、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3、机:世俗的心机。【韵译】:从碧山下来,暮色正苍茫,伴随我回归,是皓月寒光。我不时回头,把来路顾盼:茫茫小路,横卧青翠坡上。路遇山人,相邀去他草堂,孩儿们闻声,把荆门开放。一条幽径,深入繁茂竹林,枝丫萝蔓,轻拂我的衣裳。欢声笑语,主人留我住宿,摆设美酒,把盏共话蚕桑。长歌吟唱,风入松的乐章,歌罢夜阑,河汉稀星闪亮。我醉得胡涂,你乐得癫狂,欢乐陶醉,同把世俗遗忘。【评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而李诗却着意渲染。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就会觉得色彩鲜明,神情飞扬。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2【诗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出处】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译注】长歌一曲松风和鸣,歌声停时但见银河之中众星稀。【原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唐]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赏析】唐李白的五言古诗。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作。斛斯,可能是斛斯融,时居终南山下,李白下终南山夜宿其居处,他设酒席款待。全诗如下:“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诗中描绘了终南山下月夜的'美景,也写了作者与主人共进美酒的欢乐。美景与美酒,相映成趣。《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3原文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翻译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回望来时走的山间小路,山林苍苍茫茫一片青翠。遇斛斯山人相携到他家,孩童出来急忙打开柴门。走进竹林穿过幽静小路,青萝枝叶拂着行人衣裳。欢言笑谈得到放松休息,畅饮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放声高歌风入松的曲调,歌罢银河星星已经很稀。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忘了世俗奸诈心机。注释(1)终南山:即秦岭,在今西安市南,唐时士子多隐居于此山。(2)过:拜访。(3)斛(hú)斯山人:复姓斛斯的一位隐士。(4)碧山:指终南山。(5)下:下山。(6)却顾:回头望。(7)所来径:下山的小路。(8)苍苍:一说是指灰白色,但这里不宜作此解,而应解释苍为苍翠、苍茫,苍苍叠用是强调群山在暮色中的那种苍茫貌。(9)翠微:青翠的山坡,此处指终南山。(10)相携:下山时路遇斛斯山人,携手同去其家。(11)及:到。(12)田家:田野山村人家,此指斛斯山人家。(13)荆扉:荆条编扎的柴门。(14)青萝:攀缠在树枝上下垂的藤蔓。(15)行衣:行人的衣服。(16)挥:举杯。(17)松风:古乐府琴曲名,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18)河星稀:银河中的星光稀微,意谓夜已深了。(19)河星:一作“星河”。(20)陶然:欢乐的样子。(21)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22)机:世俗的心机。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李白作此诗时,正在长安供奉翰林。李白一生中曾两入长安,第一次是在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时;第二次是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时。此诗写于李白二入长安时期。赏析中国的田园诗以晋末陶潜为开山祖,他的诗,对后代影响很大。李白这首田园诗,似也有陶诗那种描写琐事人情,平淡爽直的风格。《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全诗以赋体——叙述题写成。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