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10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1一、食品1、学习并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各项规定。2、健全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工作责职。3、加强对师生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不买、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4、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应主动参与各类业务学习,并定期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卫生学问、职业道德和法规常识的培训和教育,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都做到持证上岗。5、加强对食品的选购、贮藏、加工、销售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由主管领导或卫生管理员每天进行过程的抽查并做好记录。6、做好对食品从业人员的每天晨检和每年一次的健康检查,检查合格方可上岗。7、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衣帽。8、食品供应场所准时清扫,定期大扫除,确保每天干净、洁净。9、建立完善的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本校食品卫生管理,责任到人,杜绝校内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10.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场所要依照《食品卫生法》要求到卫生防疫站申领《食品卫生许可证》,并每年年审一次。要保持内外环境干净,有相应的防蝇、防鼠、防尘、清毒、更衣、盥洗、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11.食堂、小卖部从业人员应每年一次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健康体检,领取合格的《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平常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需使用售货工具。12.所供应食品应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养分要求,具有相应的色、味、美等感官性状。严禁购入腐败生虫、过期变质、假冒伪劣或其他感官性状特别、可能对师生健康有害的食品原料。13.学校食品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必需清洗、消毒。14.存放食品的仓库应当干燥、通风,实行消退苍蝇、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贮存食品的容器必需平安、无害,防止食品污染。二、饮用水1、仔细执行有关卫生条例,用水必需符合国家现定的城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坚持灭"四害'的常规工作,确保师生饮水平安。2、学校对饮水设施定时进行维护,保证饮水设施的正常使用,亲密关注师生饮用水平安。厨房负责蒸饭的'工人为饮用水平安责任人。3、定时对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每月进行一次清洗。每周进行一次消毒。常常观看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状况,准时清除污垢,保证师生饮用水的洁净和卫生。4、责任人须做好责任区内环境卫生,保持干净的卫生环境。5、定期进行除"四害'的工作,使工作区内的除"四害'的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6、学校全部饮用水由学校统一管理。负责饮用水平安的人员必需按时开关闸阀,确保水不外流,造成铺张。7、教职工打开水时间做到,节省用水。厨房工人要和门卫做到严禁外单位人员到校取水。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2为保证全校教职工、学生饮用水的安全,保障师生健康,树立节水观念,建设节约型校园,根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管理制度。一、加强饮用水安全,对蓄水池(箱)、水源的水质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基础上及时申领《生活用水卫生许可证》。二、对水源水、蓄水池水、管网末梢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5749-20__和gb/t5750-1985的要求,进行定时、定点的水质检验。三、对供水设备、管线及蓄水池每年进行1-2次检修、清洗、消毒,尽可能请专业清洗队清洗,清洗工作人员须持有有效健康合格证。做好水池清洗消毒记录。并接受卫生部门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合格率达98%以上。四、蓄水池30米范围内严格按照gb5749-20__要求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违反。五、直接从事供水和管水的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六、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学校同意,不得在供水设施和供水管道上进行接管和其它作业。七、水房、蓄水池院内严禁无关人员入内,以防被人为破坏。八、对供水设施上各种出口都要加锁和密封,以防污染。九、使用的供水设施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设备原材料,必须为经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格产品。十、给水运行人员应提高警惕,做好“四防”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保护好现场。十一、经常检查蓄水池,并定期清理,严防水质污染。十二、巡回检查生活用水、消防给水、喷淋给水、污废水及雨水排水管路,发现外溢情况及时处置,防止造成事故。十三、严禁任何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