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阅读理解.docx
上传人:鹏飞****可爱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与问阅读理解.docx

学与问阅读理解.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与问阅读理解学与问阅读理解学与问阅读理解1学与问的密切关系中国语中学与问连在一起,意义至为深妙。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人生来有向上心,有求知欲,对于不知道的事物欢喜发疑问。对于一种事物发生疑问,就是对于它感兴趣。既有疑问,就想法解决它,几经摸索,终于得到一个答案,于是不知道的变为知道的,所谓一旦豁然贯通,这便是学有心得。学原来离不掉问,不会起疑问就不会有学。许多人对于一种学问不感觉兴趣,原因就在那种学问对于他们不成问题,没有什么逼得他们要求知道。但是学问的好处正在原来有问题的可以变成没有问题,原来没有问题的也可以变成有问题。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明辨之也。(1)上述材料都强调学与问的密切关系,分别分析两则材料中问的内涵与作用。(6分)答案要点提示:①第一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生发疑问,问能激发兴趣、促进探索,从而学有心得;②第二则材料中的问指的是询问请教,问能解决疑问、丰富知识。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2)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有关学的观点,简要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不超过140字。(6分)答题要求:内容紧扣学习论题,能够正确征引中国古代典籍中相关论述。学与问阅读理解2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阅读题目一:1、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用“____”画出来。2、沈括是北宋时期的大科学家,他的著作有()。A、《本草纲目》B、《水经注》C、《梦溪笔谈》D、《天工开物》3、现在你知道深山寺庙里的桃花为什么开得迟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也写个例子,来说明本段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2、C3、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得多。4、一个炎热的中午,小牛顿在他母亲的农场里休息,正在这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下来,正好打在牛顿头上。牛顿想: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他问他的妈妈,他妈妈也不能解释。当他长大成了物理学家后,他联想到了少年的“苹果落地”故事,可能是地球某种力量吸引了苹果掉下来。于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答案不唯一)阅读题目二:1、照样子选词语:花开花落【】。A、将错就错B、各种各样C、不懂装懂D、一模一样2、文中“兴许”是什么意思【】?A、可能B、高兴C、也许D、允许3、哪些句子能体现沈括爱观察思考【】?A、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B、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C、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D、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4、哪句话概括了这段的意思【】?A、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B、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C、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D、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5、从沈括的事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参考答案:1、BD2、AC3、ABD4、B5、紧扣“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即可。